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本原理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直接检测系统 | 第19-23页 |
2.2.1 直接检测光纤通信系统 | 第19-20页 |
2.2.2 可见光通信系统 | 第20-23页 |
2.3 APAM基本原理 | 第23-26页 |
2.3.1 APAM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2.3.2 APAM系统原理 | 第25-26页 |
2.4 O-PAM-DMT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2.4.1 DMT的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2.4.2 O-PAM-DMT调制方法 | 第28-29页 |
2.4.3 O-PAM-DMT特点 | 第29页 |
2.5 基本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第29-32页 |
2.5.1 定时同步 | 第30-31页 |
2.5.2 信道估计与均衡 | 第31-32页 |
2.6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APAM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 | 第33-3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基于ISFA信道估计 | 第33-34页 |
3.3 实验设置及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3.1 实验设置 | 第34-36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LDPC预编码的光APAM系统 | 第39-47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LDPC预编码技术 | 第39-40页 |
4.3 基于LDPC预编码的APAM系统 | 第40-46页 |
4.3.1 系统结构 | 第40-41页 |
4.3.2 实验设置 | 第41-43页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O-PAM-DMT光纤-激光可见光传输系统研究 | 第47-57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光纤-激光可见光混合传输系统 | 第47-48页 |
5.3 O-PAM-DMT光纤-激光可见光混合传输系统 | 第48-56页 |
5.3.1 系统结构 | 第48-49页 |
5.3.2 实验设置 | 第49-52页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