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应用双向准Z源逆变器的车用IPMSM驱动系统能效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准Z源逆变器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Z源/准Z源逆变器的提出第11-13页
        1.2.2 QZSI调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QZSI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4 ZSI/QZSI在电机驱动领域的应用现状第15-16页
    1.3 效率优化控制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课题来源第17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车用BQZSI-IPMSM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第19-29页
    2.1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组成第19-20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20-21页
    2.3 准Z源逆变器工作原理第21-23页
    2.4 QZSI的非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双向化第23-25页
    2.5 准Z源网络参数设计第25-28页
        2.5.1 准Z源网络电容的设计第25-26页
        2.5.2 准Z源网络电感的设计第26-28页
        2.5.3 准Z源网络二极管的设计第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BQZSI小信号建模及控制器设计第29-41页
    3.1 BQZSI小信号建模第29-33页
    3.2 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第33-35页
    3.3 BQZSI电压闭环PID控制器设计第35-38页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车用BQZSI-IPMSM系统升压扩速控制策略第41-58页
    4.1 改进型2段直通SVPWM调制策略第41-46页
    4.2 IPMSM典型运行曲线与逆变器输出极限分析第46-50页
        4.2.1 电压极限椭圆与电流极限圆第46-47页
        4.2.2 基速与转折速度第47-48页
        4.2.3 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曲线第48-49页
        4.2.4 IPMSM运行特性与控制过程分析第49-50页
    4.3 BQZSI母线电压调整策略第50-54页
        4.3.1 传统逆变器电路的不足第50-51页
        4.3.2 母线电压控制策略第51-54页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车用BQZSI-IPMSM系统效率优化集成控制第58-66页
    5.1 基于损耗模型最优比率法的效率优化控制第58-60页
    5.2 基于在线搜索的最小输入功率策略第60-62页
        5.2.1 传统最小输入功率策略及其不足第60-61页
        5.2.2 改进型黄金分割法第61-62页
    5.3 动态电流分配第62-64页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合金—高强钢板件磁脉冲焊接数值模拟与多环境下的性能评估
下一篇:基于动态模型的冲压模具材料磨损寿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