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2-15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创新点第14-15页
2 农村金融联结的概述第15-20页
    2.1 农村金融联结的定义及乡村中介的法律属性第15-16页
        2.1.1 农村金融联结的定义第15-16页
        2.1.2 乡村中介的法律属性第16页
    2.2 农村金融联结的主要模式第16-18页
    2.3 农村金融联结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2.3.1 契约群理论第18页
        2.3.2 委托代理理论第18-20页
3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0-25页
    3.1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0-23页
    3.2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3.2.1 规范性法律文件位阶过低第23页
        3.2.2 担保物范围狭窄第23-24页
        3.2.3 风险监管制度不健全第24页
        3.2.4 乡村中介准入条件规定不明确第24-25页
4 域外发展农村金融联结的经验借鉴第25-30页
    4.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联结发展状况第25-26页
        4.1.1 美国第25页
        4.1.2 日本第25-26页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联结发展状况第26-28页
        4.2.1 印度第26-27页
        4.2.2 印度尼西亚第27-28页
    4.3 域外经验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联结的启示第28-30页
        4.3.1 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第28页
        4.3.2 发挥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第28页
        4.3.3 建立与本地区实际相符合的金融联结模式第28-29页
        4.3.4 注重以农业保险制度为保障第29页
        4.3.5 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第29-30页
5 我国农村金融联结法律制度的构建第30-38页
    5.1 建立农村金融联结准入法律制度第30-31页
        5.1.1 乡村中介准入制度第30-31页
        5.1.2 正规金融准入制度第31页
    5.2 设计农村金融联结合同条款第31-33页
        5.2.1 贷款利率、贷款数额条款第32页
        5.2.2 联结期限条款第32页
        5.2.3 代理权限条款第32-33页
        5.2.4 费用给付条款第33页
    5.3 创新农村金融联结风险防范制度第33-35页
        5.3.1 建立“信贷+保险”的联结机制第33-34页
        5.3.2 建立“信贷+订单合同”的联结机制第34页
        5.3.3 实行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担保物范围第34-35页
        5.3.4 实行资金封闭式操作第35页
    5.4 完善农村金融联结监管法律制度第35-38页
        5.4.1 明确监管主体第35-36页
        5.4.2 建立合同备案登记制度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论我国零团费旅游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