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安全监控与性能评估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课题来源 | 第13-17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3 课题来源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起重机剩余寿命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起重机能耗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控 | 第23-36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桥式起重机的简介 | 第23-28页 |
2.2.1 桥式起重机的分类 | 第24页 |
2.2.2 桥式起重机的组成 | 第24-28页 |
2.2.3 桥式起重机的工作过程 | 第28页 |
2.3 桥式起重机安全监控信号的确定与获取 | 第28-34页 |
2.3.1 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控信号 | 第28-30页 |
2.3.2 监控信号的采集方法研究 | 第30-34页 |
2.3.3 桥式起重机安全监控信号的最终确定 | 第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桥式起重机的剩余寿命评估 | 第36-51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名义应力法的基本概念 | 第36-41页 |
3.2.1 名义应力法的总体步骤 | 第36页 |
3.2.2 相关概念 | 第36-41页 |
3.3 桥式起重机疲劳测点的确定 | 第41-47页 |
3.3.1 计算模型的简化 | 第41-42页 |
3.3.2 测点的确定 | 第42-47页 |
3.4 S-N曲线的确定 | 第47-48页 |
3.5 剩余寿命评估的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 | 第48-50页 |
3.5.1 信号的采集 | 第48-49页 |
3.5.2 数据的处理过程 | 第49-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桥式起重机的能耗评估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桥式起重机能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51-57页 |
4.2.1 基本思路 | 第51-52页 |
4.2.2 桥式起重机机构的能效 | 第52-54页 |
4.2.3 桥式起重机能效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54-57页 |
4.3 能耗评估的信号采集 | 第57-59页 |
4.3.1 输入能的获取 | 第57-58页 |
4.3.2 有效能的获取 | 第58-59页 |
4.3.3 桥式起重机能耗评估信号的最终确定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监控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88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监控评估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60-61页 |
5.3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1-69页 |
5.3.1 信号处理单元 | 第61-62页 |
5.3.2 信号采集部分 | 第62-68页 |
5.3.3 信号输出部分 | 第68-69页 |
5.4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9-83页 |
5.4.1 软件需要完成的任务 | 第70-71页 |
5.4.2 软件的结构设计 | 第71-72页 |
5.4.3 数据的处理 | 第72-80页 |
5.4.4 数据库设计 | 第80-81页 |
5.4.5 软件界面 | 第81-83页 |
5.5 实验验证 | 第83-8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