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1 税收筹划 | 第15页 |
1.2.2 税务规划 | 第15页 |
1.2.3 税务规划与税收筹划的异同 | 第15-16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 简要评价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1.5.1 创新点 | 第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增值税相关政策解析 | 第21-30页 |
2.1 我国商业银行增值税政策梳理 | 第21-24页 |
2.2 我国商业银行的增值税政策解读 | 第24-27页 |
2.2.1 征税范围有所扩大 | 第24页 |
2.2.2 优惠政策范围有限 | 第24-26页 |
2.2.3 部分关键业务被排斥在抵扣链条之外 | 第26-27页 |
2.2.4 部分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 | 第27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的增值税税务规划空间分析 | 第27-30页 |
2.3.1 利用免税优惠政策进行增值税税务规划 | 第27-28页 |
2.3.2 利用抵扣制度进行增值税税务规划 | 第28页 |
2.3.3 利用征管制度进行增值税税务规划 | 第28-30页 |
第3章 A商业银行的背景及纳税情况 | 第30-49页 |
3.1 A商业银行的行业背景 | 第30-39页 |
3.1.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现状 | 第30-33页 |
3.1.2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其转型 | 第33-36页 |
3.1.3 我国商业银行的税负情况 | 第36-39页 |
3.2 A商业银行的企业背景 | 第39-42页 |
3.3 A商业银行的纳税情况 | 第42-49页 |
3.3.1 A商业银行缴纳营业税情况 | 第43-44页 |
3.3.2 A商业银行拟缴纳增值税情况 | 第44-47页 |
3.3.3 A商业银行“营改增”前后的税负比较分析 | 第47-49页 |
第4章 “营改增”税收制度下A商业银行增值税税务规划方案设计 | 第49-61页 |
4.1 A商业银行税务规划的目标及原则 | 第49-50页 |
4.1.1 A商业银行税务规划的目标 | 第49页 |
4.1.2 A商业银行税务规划的原则 | 第49-50页 |
4.2 A商业银行的增值税税务规划方案设计 | 第50-55页 |
4.2.1 进行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 | 第50-53页 |
4.2.2 利用优惠政策,调整利息收入内部业务结构 | 第53-54页 |
4.2.3 优化采购流程,充分抵扣进项税额 | 第54-55页 |
4.3 A商业银行的规划效果评价 | 第55-59页 |
4.3.1 获得直接税收收益 | 第55-56页 |
4.3.2 影响其他相关税种的纳税情况 | 第56页 |
4.3.3 经营业务结构得到优化 | 第56-57页 |
4.3.4 影响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 第57页 |
4.3.5 存在相关的涉税风险 | 第57-59页 |
4.4 在税务规划中还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 第59-61页 |
4.4.1 加强A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 | 第59页 |
4.4.2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 第59-60页 |
4.4.3 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 | 第60-61页 |
第5章 “营改增”进一步完善背景下A商业银行增值税税务规划策略 | 第61-67页 |
5.1 国际上金融业增值税政策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 第61-63页 |
5.1.1 国际上金融业增值税政策的主要模式 | 第61-62页 |
5.1.2 国际上金融业增值税政策的经验 | 第62-63页 |
5.2 我国银行业现行增值税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关键点 | 第63-65页 |
5.2.1 对存贷款业务按利差征税 | 第63-64页 |
5.2.2 对全部出口金融服务实行免税或者零税率 | 第64页 |
5.2.3 允许商业银行使用电子发票 | 第64-65页 |
5.3 A商业银行增值税税务规划的前瞻性策略 | 第65-67页 |
5.3.1 存贷款业务保持适当规模 | 第65-66页 |
5.3.2 加大力度拓展国际业务 | 第66页 |
5.3.3 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