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立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乙酰酯酶的发现 | 第13页 |
1.2.2 AE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3-14页 |
1.2.3 AE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 第14-16页 |
1.2.4 产AE微生物介绍 | 第16页 |
1.2.5 多拷贝策略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实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1 拷贝tac启动子工程菌的构建 | 第22-39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材料 | 第22-24页 |
2.2.1 试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2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2.2.3 试验试剂 | 第23-2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2.3.1 大肠杆菌RB3总DNA的提取 | 第24页 |
2.3.2 ybaC基因的克隆 | 第24-26页 |
2.3.3 ybaC克隆载体pT-ybaC的构建 | 第26-29页 |
2.3.4 ybaC表达载体pK-ybaC的构建 | 第29-30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2.4.1 引物设计 | 第30-31页 |
2.4.2 ybaC基因的扩增与纯化 | 第31页 |
2.4.3 ybaC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4页 |
2.4.4 克隆载体pT-yba C的鉴定 | 第34-36页 |
2.4.5 表达载体pK-ybaC的鉴定 | 第36-37页 |
2.5 讨论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多拷贝tac启动子工程菌的构建 | 第39-48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材料 | 第39-40页 |
3.2.1 试验仪器 | 第39-40页 |
3.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40-45页 |
3.3.1 菌种的活化 | 第40页 |
3.3.2 2 拷贝tac启动子ybaC表达载体pKTW-yba C构建 | 第40-42页 |
3.3.3 3 拷贝、5 拷贝tac启动子重组载体p KTH-ybaC、p KFI-ybaC构建 | 第42-44页 |
3.3.4 各工程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4-45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3.4.1 多拷贝tac启动子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45页 |
3.4.2 多拷贝tac启动子工程菌生长曲线 | 第45-46页 |
3.5 讨论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多拷贝tac启动子工程菌产酶特征的研究 | 第48-69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试验材料 | 第48-50页 |
4.2.1 主要设备 | 第48-49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50-56页 |
4.3.1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51页 |
4.3.2 AE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51页 |
4.3.3 多拷贝工程菌ybaC转录水平的测定 | 第51-53页 |
4.3.4 乙酰酯酶的纯化方法 | 第53-55页 |
4.3.5 AE酶活力与温度关系测定 | 第55页 |
4.3.6 AE酶活力与pH关系测定 | 第55-56页 |
4.3.7 金属离子对AE酶活力的影响 | 第56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4.4.1 多拷贝工程菌发酵各阶段AE酶活力研究 | 第56-60页 |
4.4.2 实时定量PCR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4.3 AE纯化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4.4.4 温度对AE酶活力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5 pH对AE酶活力影响 | 第64-65页 |
4.4.6 金属离子对AE酶活力影响 | 第65-67页 |
4.5 讨论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
发明专利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