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信用体系研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信用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国外信用体系的管理模式 | 第12页 |
1.3 环境信用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1 完善环境信用基础数据类型 | 第12页 |
1.3.2 数据集成规范化 | 第12-13页 |
1.3.3 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 第13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数据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27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5-17页 |
2.1.1 系统范围定义 | 第15页 |
2.1.2 业务需求 | 第15-16页 |
2.1.3 现行业务调查 | 第16-17页 |
2.2 总体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2.1 政务目标 | 第17-18页 |
2.2.2 业务目标 | 第18页 |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25页 |
2.3.1 系统需求 | 第18页 |
2.3.2 业务功能分析 | 第18-19页 |
2.3.3 需求清单 | 第19-22页 |
2.3.4 信息集成需求 | 第22页 |
2.3.5 非功能性需求 | 第22-23页 |
2.3.6 业务量分析 | 第23-24页 |
2.3.7 存储量分析 | 第24页 |
2.3.8 处理量分析 | 第24-25页 |
2.3.9 网络流量分析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数据服务系统设计 | 第27-65页 |
3.1 总体技术要求 | 第27-33页 |
3.1.1 总体技术要求 | 第27页 |
3.1.2 业务标准体系 | 第27-28页 |
3.1.3 总体技术架构 | 第28页 |
3.1.4 总体技术概述 | 第28-31页 |
3.1.5 系统功能要求 | 第31页 |
3.1.6 系统功能体系设计 | 第31-32页 |
3.1.7 系统流程 | 第32-33页 |
3.2 企业机构信息管理 | 第33-34页 |
3.2.1 企业机构信息管理功能框架 | 第33页 |
3.2.2 企业机构信息管理功能描述 | 第33页 |
3.2.3 企业机构信息管理流程 | 第33-34页 |
3.3 基础信用信息管理 | 第34-41页 |
3.3.1 基础信用信息功能框架 | 第34-35页 |
3.3.2 基础信用信息功能综述 | 第35-40页 |
3.3.3 基础信用信息管理流程 | 第40-41页 |
3.4 不良信息管理 | 第41-46页 |
3.4.1 不良信息管理功能框架 | 第41-42页 |
3.4.2 不良信息管理功能概述 | 第42-45页 |
3.4.3 不良信息管理流程 | 第45-46页 |
3.5 环境信用信息查询 | 第46-47页 |
3.5.1 环境信用信息查询功能框架 | 第46页 |
3.5.2 环境信用信息查询功能描述 | 第46页 |
3.5.3 环境信用信息查询流程图 | 第46-47页 |
3.6 数据共享管理 | 第47-49页 |
3.6.1 数据共享管理功能框架 | 第47页 |
3.6.2 数据共享管理功能描述 | 第47-48页 |
3.6.3 数据共享管理流程 | 第48-49页 |
3.7 系统管理 | 第49页 |
3.8 数据架构设计 | 第49-51页 |
3.8.1 总体结构 | 第49-50页 |
3.8.2 数据标准化 | 第50-51页 |
3.8.3 历史数据整合方案 | 第51页 |
3.9 技术架构 | 第51-59页 |
3.9.1 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设计 | 第51-52页 |
3.9.2 J2EE技术体系架构 | 第52-53页 |
3.9.3 应用系统开发的平台化 | 第53-54页 |
3.9.4 应用开发框架 | 第54-59页 |
3.10 物理架构 | 第59-64页 |
3.10.1 拓扑结构 | 第59-60页 |
3.10.2 逻辑数据模型 | 第60-61页 |
3.10.3 物理数据模型 | 第61-64页 |
3.10.4 服务器说明 | 第64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数据服务系统实现 | 第65-75页 |
4.1 系统综述 | 第65-66页 |
4.1.1 数据实现 | 第65-66页 |
4.1.2 功能实现 | 第66页 |
4.2 系统界面 | 第66-74页 |
4.2.1 登录页面 | 第66页 |
4.2.2 系统首页 | 第66-67页 |
4.2.3 企业和机构信息管理 | 第67-70页 |
4.2.4 基础环境信用信息管理 | 第70-71页 |
4.2.5 不良信息 | 第71-72页 |
4.2.6 环境信用信息查询 | 第72页 |
4.2.7 服务集成 | 第72-73页 |
4.2.8 系统管理 | 第73页 |
4.2.9 系统查询逻辑实现和流程 | 第73-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数据服务系统测试 | 第75-79页 |
5.1 系统测试 | 第75-76页 |
5.1.1 名词术语 | 第75页 |
5.1.2 人员配置 | 第75页 |
5.1.3 硬件资源配置 | 第75-76页 |
5.2 软件资源配置 | 第76页 |
5.3 测试概要(完成功能列表) | 第76页 |
5.4 测试结果及发现 | 第76-77页 |
5.5 按缺陷引入阶段统计的测试结果 | 第77页 |
5.6 测试过程及能力评价 | 第77-78页 |
5.7 测试总评价 | 第7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6章 实现成果分析 | 第79-81页 |
6.1 实现企业环境信用基础数据统一管理 | 第79页 |
6.2 实现同社会信用数据交换平台的环境信用数据共享 | 第79-80页 |
6.3 实现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集中管理 | 第80页 |
6.4 实现网页数据抓取程序开发 | 第80页 |
6.5 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全景化展示 | 第8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