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2页 |
(二)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 失地农民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 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一)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 第19-28页 |
第一节 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9-23页 |
一、 保障范围与统筹层次 | 第19-20页 |
二、 筹资机制与运行模式 | 第20-21页 |
三、 缴费方式与待遇计发 | 第21-23页 |
第二节 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现状 | 第23-28页 |
一、 银川市失地农民现状 | 第23-25页 |
二、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 | 第25-26页 |
三、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28-41页 |
第一节 银川市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征的问题 | 第28-34页 |
一、 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二、 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欠缺 | 第29-33页 |
三、 养老保险统筹难以实现 | 第33页 |
四、 养老保险内容不全面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4-41页 |
一、 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缺陷 | 第35-37页 |
二、 安置补偿思路存在局限性 | 第37-38页 |
三、 资金筹集渠道有限 | 第38-39页 |
四、 养老保障方式有限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完善银川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 第41-51页 |
第一节 完善现行的制度中相关的规定 | 第41-45页 |
一、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41-42页 |
二、 加大政策倾向力度 | 第42-43页 |
三、 提高养老保障标准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多方面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 第45-51页 |
一、 创新安置补偿方式 | 第45-46页 |
二、 确保基金运行的长效性 | 第46-47页 |
三、 强化就业服务扶持 | 第47-48页 |
四、 形成合理的养老观 | 第48-49页 |
五、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 第49-50页 |
六、 提高经办机构的业务能力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