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建筑论文

建筑垃圾低强度流动化回填材料性能优化及中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流动化回填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本文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第16-38页
    2.1 原材料第16-20页
        2.1.1 水第16页
        2.1.2 水泥第16页
        2.1.3 粉煤灰第16-18页
        2.1.4 膨润土第18-19页
        2.1.5 再生细料第19-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35页
        2.2.1 工作性能试验方法第20-27页
        2.2.2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第27-31页
        2.2.3 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第31-35页
    2.3 试验方案第35-37页
        2.3.1 工作性能试验方案第35页
        2.3.2 力学性能试验方案第35-37页
        2.3.3 耐久性能试验方案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再生回填材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第38-48页
    3.1 配合比设计流程及方法第38-39页
    3.2 配合比设计参数确定第39-40页
    3.3 工作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第40-47页
        3.3.1 流动度评价指标第40-42页
        3.3.2 灰砂比、水灰比对再生回填材料的工作性能影响第42-43页
        3.3.3 水固比对再生回填材料的工作性能影响第43-44页
        3.3.4 粉煤灰、膨润土掺量对再生回填材料的工作性能影响第44-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再生回填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第48-60页
    4.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8-51页
        4.1.1 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48-50页
        4.1.2 水固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0页
        4.1.3 灰砂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0-51页
    4.2 应力-应变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1-55页
        4.2.1 应力-应变全曲线第51-53页
        4.2.2 本构关系第53-54页
        4.2.3 弹性模量第54-55页
    4.3 CBR、贯入阻力、贯入比率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5-59页
        4.3.1 灰砂比0.05再生回填材料试验结果第55-56页
        4.3.2 灰砂比0.10再生回填材料试验结果第56-58页
        4.3.3 CBR与贯入阻力、贯入比率之间的关系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再生回填材料耐久性能研究第60-72页
    5.1 干湿循环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0-65页
        5.1.1 抗压强度变化影响因素第60-63页
        5.1.2 质量变化影响因素第63-64页
        5.1.3 体积变化影响因素第64-65页
    5.2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5-70页
        5.2.1 抗压强度变化影响因素第65-67页
        5.2.2 质量变化影响因素第67-69页
        5.2.3 体积变化影响因素第69-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再生回填材料中试研究第72-82页
    6.1 原材料第72-73页
        6.1.1 水第72页
        6.1.2 水泥第72页
        6.1.3 粉煤灰第72页
        6.1.4 再生细料第72-73页
    6.2 建筑垃圾渣土回填材料室内配合比设计第73-75页
        6.2.1 目标流动度对应水固比第73-74页
        6.2.2 试验工程中回填材料的强度第74页
        6.2.3 室内配合比第74-75页
    6.3 场地坑槽现场回填工程试验第75-81页
        6.3.1 试验工程目的第75页
        6.3.2 施工配合比调整第75页
        6.3.3 现场施工过程第75-78页
        6.3.4 现场贯入阻力测试试验第78页
        6.3.5 贯入阻力试验结果分析第78-81页
    6.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研究第88-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催化氧化技术用于低浓度甲烷的去除研究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降解甲苯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