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之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引言第9-14页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3.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之比较研究现状第12页
    (三) 本文的创新点和重难点第12-14页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概述第14-23页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4-17页
        1.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相关论述第14-15页
        2.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思想第15-16页
        3.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人的发展思想第16-17页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论概述第17-23页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义第17-20页
        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第20-23页
三、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问题的理论要点第23-31页
    (一) 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控制形式第23-25页
        1. 技术的非中立性第23-24页
        2. 技术理性的双重性第24-25页
    (二) 单向度的社会第25-31页
        1. 政治领域一体化第26-27页
        2. 文化层面低俗化第27-28页
        3. 语言模式功能化第28页
        4. 哲学功能肯定化第28-31页
四、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第31-40页
    (一)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联系第31-32页
    (二)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差异第32-40页
        1. 人的本质的不同定义和解析第32-34页
        2. 人的异化的不同设定和阐释第34-36页
        3. 人的解放的不同构思和设想第36-40页
五、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对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第40-48页
    (一) 当代中国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和现状的探讨第40-42页
    (二) 当代中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探析第42-48页
        1. 发扬人文精神,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第42-43页
        2. 构建和谐社会,优化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第43-44页
        3.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44-45页
        4. 发展文化的多样性,繁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第45-46页
        5.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体,贯彻哲学的批判精神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手机依赖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共词分析的《论语》《孟子》思想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