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1.6 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1 手机依赖的研究概述 | 第15-18页 |
2.1.1 手机依赖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手机依赖的测量 | 第16-17页 |
2.1.3 影响手机依赖的各因素研究 | 第17-18页 |
2.2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2.2.1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3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第19-20页 |
2.3 手机依赖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20-21页 |
2.4 概念界定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与分析 | 第23-3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3.3.1 学业成绩与同学关系和同学交流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3.3.2 手机依赖的总体特征 | 第26-27页 |
3.3.3 手机依赖的性别比较 | 第27-28页 |
3.3.4 手机依赖的年级比较 | 第28-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学生社交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分析 | 第35-5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5-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4.3.1 中学生社交自我效能感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 第38-40页 |
4.3.2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征 | 第40-42页 |
4.3.3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性别比较 | 第42页 |
4.3.4 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年级比较 | 第42-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中学生手机依赖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51-55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51页 |
5.2 中学生手机依赖和社交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5.3 手机依赖对线上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52-53页 |
5.4 手机依赖对线下社交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建议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