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对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研究 | 第11-13页 |
(二)国内对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5页 |
四、研究的创新性与不足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基础分析 | 第18-28页 |
一、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三)交易费用理论 | 第20-21页 |
二、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一)经济发展需求 | 第21页 |
(二)法律制度环境和征信理念 | 第21-22页 |
(三)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目的 | 第22页 |
(四)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关系 | 第22页 |
三、我国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现状 | 第22-28页 |
(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起步晚 | 第22-23页 |
(二)我国个人征信模式以公共征信模式为主体 | 第23-24页 |
(三)互联网及大数据影响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 | 第24-28页 |
第三章 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28-37页 |
一、选择私营征信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28-30页 |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 | 第28-29页 |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会员制模式 | 第29-30页 |
二、选择公共征信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30-32页 |
三、个人征信模式选择的评价及经验借鉴 | 第32-37页 |
(一)选择私营征信模式的评价及经验借鉴 | 第32-34页 |
(二)选择公共征信模式的评价及经验借鉴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征信模式与私营征信模式案例对比分析 | 第37-53页 |
一、个人征信模式案例 | 第37-40页 |
(一)我国公共征信模式案例: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中心 | 第37-39页 |
(二)我国私营征信模式案例:芝麻信用 | 第39-40页 |
二、个人征信模式案例对比分析 | 第40-53页 |
(一)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来源的对比分析 | 第40-48页 |
(二)征信产品及其应用的对比分析 | 第48-53页 |
第五章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一、现阶段我国选择以公共征信模式为主的合理性分析 | 第53-55页 |
(一)选择以公共征信模式为主的宏观原因分析 | 第53-54页 |
(二)选择以公共征信模式为主的微观原因分析 | 第54-55页 |
二、未来我国选择以私营征信模式为主的必然性分析 | 第55-56页 |
三、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