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二极管论文--二极管:按结构和性能分论文

照明通信用微小尺寸LED芯片阵列封装集成技术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LED封装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1.2 COB封装的优越性第10-11页
    1.2 LED微尺寸集成封装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第11-14页
        1.2.1 LED 微尺寸芯片封装技术发展第11-12页
        1.2.2 白光LED可见光通信研究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COB封装光学模型建立及仿真第16-25页
    2.1 LED光源的主要光色参数第16-20页
        2.1.1 辐射通量和光通量第16页
        2.1.2 辐射强度和发光强度的比较第16页
        2.1.3 发光效率与量子效率之间的关系第16-17页
        2.1.4 色温和相关色温概念的区分第17页
        2.1.5 色容差的计算方法第17-20页
    2.2 用于封装白光LED的荧光粉第20-21页
        2.2.1 荧光粉分类第20-21页
        2.2.2 蓝光芯片与荧光粉的匹配第21页
    2.3 COB集成封装光学模型及分析第21-24页
        2.3.1 COB集成封装的基本结构第21页
        2.3.2 对COB光源荧光粉层形状的仿真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LED芯片集成(COB)封装工艺第25-34页
    3.1 COB封装的设计原则第25页
    3.2 COB集成封装的工艺第25-28页
        3.2.1 固晶工艺对LED出光效果的影响第26-27页
        3.2.2 焊线工艺对LED芯片电流的影响第27页
        3.2.3 荧光粉涂覆中胶量的测试方法和荧光粉的配比调整第27-28页
    3.3 COB光源模组的设计与实现第28-30页
        3.3.1 光源模组的结构设计和原材料选用第28-29页
        3.3.2 模组封装实验的具体过程第29页
        3.3.3 色容差精准控制方法第29-30页
    3.4 样品测试第30-33页
        3.4.1 LED光源的测试系统第30-31页
        3.4.2 验证色容差控制方法的可行性第31-32页
        3.4.3 光源模组样品测试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可见光通信的微尺寸阵列芯片封装工艺第34-46页
    4.1 适用于可见光通信的LED芯片性能分析第34-37页
        4.1.1 可见光通信对芯片调制频率的要求第34页
        4.1.2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需求进行芯片的结构设计第34-35页
        4.1.3 芯片的制备工艺第35-36页
        4.1.4 微尺寸阵列芯片的规格和光电参数的测试分析第36-37页
    4.2 微尺寸阵列芯片封装的工艺难点第37-39页
        4.2.1 基板的电路结构和尺寸设计第37-38页
        4.2.2 焊线工艺与常规封装的区别和解决方法第38-39页
    4.3 微尺寸阵列芯片封装样品的测试和数据分析第39-45页
        4.3.1 对封装样品的光电参数分析第40-42页
        4.3.2 可见光通信光源样品的带宽测试第42-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件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体育中心转企改制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关于表面光子晶体LED光提取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