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 第10页 |
1、研究对象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马克思自由哲学的思想背景 | 第17-29页 |
(一)从“自然”到“自由”——政治哲学主题的现代转换 | 第17-23页 |
1、古典政治哲学主题“自然”及其衰微 | 第17-20页 |
2、现代政治哲学主题“自由”及其兴起 | 第20-23页 |
(二)自由哲学谱系中的马克思 | 第23-29页 |
1、自由哲学的认识论传统 | 第23-24页 |
2、自由哲学的本体论传统 | 第24-25页 |
3、本体论传统中的马克思自由哲学 | 第25-29页 |
三、马克思自由哲学的理论渊源 | 第29-49页 |
(一)为自由寻找道德根基——卢梭的“公意”与道德自由 | 第29-36页 |
1、自由的道德根基 | 第29-31页 |
2、不平等的起源与自由 | 第31-33页 |
3、服从“公意”即自由 | 第33-36页 |
(二)遵从理性的道德立法——康德的先验自由及其局限 | 第36-42页 |
1、道德自由的先验化 | 第36-37页 |
2、自然因果性与自由因果性 | 第37-40页 |
3、先验自由的道德立法及其困境 | 第40-42页 |
(三)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具体自由的唯心之路 | 第42-49页 |
1、“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 | 第42-44页 |
2、从绝对自由、任性自由到具体自由 | 第44-46页 |
3、具体自由的唯心之路 | 第46-49页 |
四、马克思自由哲学的形成过程 | 第49-59页 |
(一)作为最高神性的自我意识——《博士论文》时期 | 第49-50页 |
(二)作为政治自由前提的新闻出版自由——《莱茵报》时期 | 第50-52页 |
(三)政治解放、人的解放与自由——《德法年鉴》时期 | 第52-54页 |
(四)异化与自由——《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 第54-56页 |
(五)现实人的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 第56-59页 |
五、马克思自由哲学的本体论内涵 | 第59-72页 |
(一)认识论视角的局限性与本体论解读 | 第59-62页 |
1、马克思自由哲学的认识论视角及其局限性 | 第59-61页 |
2、马克思自由哲学的本体论解读 | 第61-62页 |
(二)“现实的人”的自由的实现——马克思自由哲学的现实路径 | 第62-72页 |
1、实现自由劳动:自由的现实前提 | 第62-66页 |
2、扬弃私有财产权:自由的现实保障 | 第66-69页 |
3、占有自由时间:自由的实现途径 | 第69-72页 |
结语:自由王国的召唤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