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技术人工物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因果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技术人工物的涵义与模型 | 第19-27页 |
2.1 技术人工物的涵义与特征 | 第19-22页 |
2.1.1 技术人工物的涵义 | 第19-21页 |
2.1.2 技术人工物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 技术人工物的模型 | 第22-26页 |
2.2.1 技术人工物的二重性模型 | 第22-24页 |
2.2.2 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因果关系的概念与条件逻辑分析 | 第27-35页 |
3.1 因果关系的概念分析 | 第27-30页 |
3.1.1 因果关系的概念考察 | 第27-28页 |
3.1.2 因果关系的语义分析 | 第28-30页 |
3.2 因果关系的条件逻辑分析与因果分析理论 | 第30-34页 |
3.2.1 因果关系的典型定义 | 第30-32页 |
3.2.2 基于马奇理论的条件逻辑分析 | 第32-33页 |
3.2.3 功能溯因论和因果-角色功能理论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技术人工物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35-45页 |
4.1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结构解释 | 第35-39页 |
4.1.1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解释 | 第35-37页 |
4.1.2 技术人工物的结构解释 | 第37-39页 |
4.2 技术人工物解释的“难问题”与“逻辑鸿沟” | 第39-41页 |
4.2.1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难问题” | 第39-40页 |
4.2.2 结构与功能的“逻辑鸿沟” | 第40-41页 |
4.3 技术人工物解释的可能路径 | 第41-44页 |
4.3.1 技术规则的因果解释 | 第42-43页 |
4.3.2 技术故障的因果解释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技术人工物的因果模型建构-以印刷机为例 | 第45-58页 |
5.1 因果推理模型建构-以印刷机为例 | 第45-51页 |
5.1.1 印刷机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45-47页 |
5.1.2 印刷机系统的因果模型建构与推理 | 第47-51页 |
5.2 因果关系逻辑推理分析进路——建立印刷机故障树 | 第51-56页 |
5.2.1 故障树分析法及结构函数表达 | 第51-54页 |
5.2.2 印刷机故障系统及故障树建立 | 第54-56页 |
5.3 模型的合理性辩护与反思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