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悬拼施工的叠合梁斜拉桥线形控制与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概述第12-14页
        1.2.1 斜拉桥的控制方法发展概述第12-13页
        1.2.2 斜拉桥的传统控制理念概述第13页
        1.2.3 斜拉桥的几何控制理论概述第13-14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关键构件无应力状态量的计算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计算方法第16-19页
    2.3 主梁和主塔无应力构形计算方法第19-21页
    2.4 斜拉桥主梁制造、安装线形的计算第21-29页
        2.4.1 基本概念第21-22页
        2.4.2 制造、安装线形的异同第22-23页
        2.4.3 两种不同的位移计量方式第23-25页
        2.4.4 主梁安装线形的计算第25-26页
        2.4.5 主梁制造线形的计算第26-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灌河大桥主梁制造线形计算第30-48页
    3.1 工程概况第30页
    3.2 计算模型简介第30-31页
    3.3 线性条件下主梁制造线形计算第31-39页
        3.3.1 基于零初始位移法的主梁安装线形计算结果第31-33页
        3.3.2 主梁无应力夹角计算结果第33-34页
        3.3.3 主梁无应力制造尺寸计算结果第34-36页
        3.3.4 主梁无应力制造线形计算结果第36-39页
    3.4 几何非线性条件下主梁制造线形计算第39-46页
        3.4.1 基于零初始位移法的主梁安装线形计算结果第39-41页
        3.4.2 主梁无应力夹角计算结果第41-42页
        3.4.3 主梁无应力制造尺寸计算结果第42-43页
        3.4.4 主梁无应力制造线形计算结果第43-46页
    3.5 线性与几何非线性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关键构件制造误差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斜拉索索长制造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第48-51页
        4.2.1 主梁成桥线形第49页
        4.2.2 主塔成桥塔偏第49-50页
        4.2.3 拉索成桥索力第50-51页
    4.3 塔高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第51-54页
        4.3.1 主梁成桥线形第51-52页
        4.3.2 主塔成桥塔偏第52-53页
        4.3.3 拉索成桥索力第53-54页
    4.4 主梁自重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第54-56页
        4.4.1 主梁成桥线形第54-55页
        4.4.2 主塔成桥塔偏第55页
        4.4.3 拉索成桥索力第55-56页
    4.5 主梁梁长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第56-59页
        4.5.1 主梁成桥线形第57页
        4.5.2 主塔成桥塔偏第57-58页
        4.5.3 拉索成桥索力第58-59页
    4.6 主梁相邻梁段间制造夹角误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第59-62页
        4.6.1 主梁成桥线形第60页
        4.6.2 主塔成桥塔偏第60-61页
        4.6.3 拉索成桥索力第61-62页
    4.7 参数分析结果统计第62-63页
    4.8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关键构件制造误差在施工过程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第64-73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斜拉索制造误差在施工过程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第64-66页
    5.3 主梁制造误差在施工过程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第66-72页
        5.3.1 主梁梁重误差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第66-68页
        5.3.2 主梁梁长误差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第68-70页
        5.3.3 主梁相邻梁段间制造夹角误差对施工过程的影响第70-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C箱梁桥钢绞线张拉力与波纹管孔道压浆密实性检测研究
下一篇:无轨电车牵引供电系统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