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焊接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焊接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焊接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金属焊接成形数值模拟主流专业软件简介 | 第16页 |
·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SYSWELD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 第19-30页 |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有限元方法基础 | 第19页 |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 第19-20页 |
·焊接过程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第20页 |
·SYSWELD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SYSWELD软件模拟流程与注意事项 | 第21-25页 |
·模型的建立与离散化 | 第21-22页 |
·前处理 | 第22-23页 |
·焊接向导与检查 | 第23-25页 |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25页 |
·SYSWELD软件的二次开发 | 第25-29页 |
·热源模式的二次开发 | 第25-28页 |
·工件材料热物性参数的修正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T型接头瞬态TIG焊热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控制方程组与定解条件 | 第30-31页 |
·控制方程组 | 第30-31页 |
·定解条件 | 第31页 |
·有限元算法 | 第31-33页 |
·空间域的离散 | 第31-32页 |
·时间域的离散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T型接头焊接应力应变场的数学模型 | 第34-39页 |
·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分析理论 | 第34-36页 |
·屈服准则 | 第34-35页 |
·流动准则 | 第35-36页 |
·强化准则 | 第36页 |
·焊接热弹塑性理论 | 第36-38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6-37页 |
·平衡方程 | 第37页 |
·热弹塑性问题的求解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不锈钢X20Cr13(相当于2 Cr13)的焊接性分析 | 第39页 |
·不锈钢X20Cr13(相当于2 Cr13)的的焊接工艺要点 | 第39-40页 |
·焊接温度场的计算 | 第40-46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定义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 第40-41页 |
·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 | 第41-42页 |
·焊接热源校核 | 第42-46页 |
·平面高斯热源模型 | 第42-43页 |
·双椭球分布热源模型 | 第43-44页 |
·3D高斯圆锥形热源模型 | 第44-45页 |
·最佳热源模型的选择 | 第45-46页 |
·温度场的求解 | 第46页 |
·焊接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焊接温度场分布特征 | 第46-48页 |
·焊缝中心各点焊接热循环曲线 | 第48-49页 |
·垂直焊缝(宽度)方向各点的焊接热循环曲线 | 第49-50页 |
·焊缝中心点温度与相的演变过程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6章 焊接应力应变计算结果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53-70页 |
·施加的边界约束条件 | 第53页 |
·焊接过程动态应力分布讨论 | 第53-55页 |
·焊接残余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焊接残余应力实验验证 | 第58-63页 |
·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 第58-59页 |
·X射线衍射法测试原理 | 第59-60页 |
·测试设备及主要参数 | 第60页 |
·测试过程 | 第60页 |
·焊接板表面测试 | 第60-61页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61-63页 |
·焊接残余应变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和理论计算比较分析 | 第63-69页 |
·焊接过程动态变形分布讨论 | 第63-65页 |
·焊接过程动态应变分布讨论 | 第65-66页 |
·焊接残余变形及应变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6页 |
·焊接残余变形及应变的理论计算 | 第66-68页 |
·焊接残余变形及应变的试验验证 | 第68-69页 |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理论计算的比较与分析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0页 |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