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陈楚故地民间美术的遗存与装饰风格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三) 论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陈楚故地现存民间美术的状态第12-30页
 (一) 陈楚故地的概述第12-16页
 (二) 陈楚故地的民俗第16-27页
  1、民俗遗存最完好的太昊陵庙会第17-18页
  2、具有地域特色的传说与民俗形式第18-23页
  3、民俗活动承载的心愿第23-25页
  4、关于庙会歌曲第25-27页
 (三) 陈楚故地的巫术祭祀对民间美术的影响第27-30页
第三章 陈楚故地民间美术的代表--泥泥狗第30-44页
 (一) 关于泥泥狗的传说第30-33页
  1、狗图腾的神话传说第30-31页
  2、伏羲诞生的传说第31-32页
  3、女娲的神话传说第32页
  4、关于抟土造人的流传第32-33页
 (二) 泥泥狗的庙会情结第33-36页
 (三) 泥泥狗的装饰风格第36-42页
  1、泥泥狗的工艺流程第36-38页
  2、造型特点第38-41页
  3、赋色特征第41-42页
  4、泥泥狗装饰的纹样形式第42页
 (四) 泥泥狗遗存发展折射出的地域审美意趣第42-44页
第四章 陈楚故地民间美术的奇葩--顾家花馍第44-61页
 (一) 顾家花馍的发源地—沈丘县老城镇第44-45页
 (二) 关于馍的习俗第45-47页
 (三) 顾家花馍的传说第47-49页
  1、顾家花馍的起源第47-48页
  2、“贡馍”的由来第48-49页
  3、顾家花馍的近代传奇第49页
 (四) 顾家花馍的现状第49-50页
 (五) 民间艺人说做馍第50-52页
 (六) 顾家花馍的工艺流程第52-55页
  1、材料第52-53页
  2、工具第53页
  3、和面第53页
  4、做花馍第53-54页
  5、上笼蒸熟第54页
  6、上色、点染第54-55页
 (七) 顾家花馍装饰风格第55-61页
  1、主观造型的装饰美第56-57页
  2、色彩语言的视觉美第57-59页
  3、赋色特征的配置美第59-61页
第五章 陈楚故地其他形式的民间美术第61-65页
 (一) 布老虎第61-63页
  1、布老虎的造型特点第61-62页
  2、布老虎的制作工艺第62页
  3、关于布老虎的习俗第62-63页
  4、关于布老虎的传说第63页
 (二) 糖画第63-65页
第六章 陈楚故地民间美术的文化意蕴第65-67页
 (一) 造型体系第65-66页
 (二) 纹样形式第66页
 (三) 色彩体系第66-67页
第七章 结语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0页
参考书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5-16世纪阿尔卑斯山南北绘画比较研究
下一篇:从画院教育与创作看中国画教育模式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