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纳米乳胶及寡糖类似物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4页
    1.1 毛细管电色谱及其检测技术第11-15页
        1.1.1 UV-可见光吸收检测器第12-13页
        1.1.2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第13页
        1.1.3 电化学检测第13页
        1.1.4 质谱检测法第13-14页
        1.1.5 核磁共振检测器第14-15页
    1.2 毛细管电色谱中的电渗流第15-18页
        1.2.1 毛细管电色谱中电渗流理论研究模型第15-16页
        1.2.2 毛细管电色谱中电渗流产生原理第16页
        1.2.3 毛细管电色谱中电渗的控制第16-18页
    1.3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第18-23页
        1.3.1 主客体络合第19-21页
        1.3.2 配体交换络合第21页
        1.3.3 手性胶束包容第21-22页
        1.3.4 蛋白质亲和第22-23页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34页
第二章 二甲基乙醇胺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制备及对血清中肌酐含量的测定研究第34-49页
    2.1 前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40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5-36页
        2.2.2 二甲基乙醇胺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制备第36页
        2.2.3 纳米乳胶修饰柱的表征第36-39页
        2.2.4 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应用第39-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2.3.1 缓冲溶液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第40页
        2.3.2 缓冲溶液pH的选择第40-41页
        2.3.3 缓冲溶液有机添加剂的选择第41页
        2.3.4 缓冲溶液电压的选择第41-42页
        2.3.5 场放大进样条件的优化第42-43页
        2.3.6 最优条件下分析方法学第43-45页
    2.4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第三章 甲基二乙醇胺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制备及对植物中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含量的测定研究第49-66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6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50-51页
        3.2.2 甲基二乙醇胺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制备第51页
        3.2.3 纳米乳胶修饰柱的表征第51-54页
        3.2.4 纳米乳胶修饰柱的应用第54-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3.3.1 缓冲溶液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第56-57页
        3.3.2 缓冲溶液pH值的选择第57页
        3.3.3 缓冲溶液有机添加剂的选择第57-58页
        3.3.4 缓冲溶液电压的选择第58页
        3.3.5 场放大进样条件的优化第58-59页
        3.3.6 最优条件下分析方法学第59-62页
    3.4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四章 磺化寡糖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西酞普兰类药物中的应用第66-80页
    4.1 前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5页
        4.2.1 仪器与试剂第67-68页
        4.2.2 磺化寡糖类似物(SCF6)的合成第68页
        4.2.3 SCF6的表征第68-69页
        4.2.4 毛细管电泳中的手性拆分实验第69页
        4.2.5 结果与讨论第69-75页
    4.3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发表论文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萨明类荧光探针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剂作用下苯的氨基化和羟基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