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关于“互联网+”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关于“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关于旅游广播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4 关于江西旅游广播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与研究指标 | 第19-21页 |
2.1.1 互联网+ | 第19页 |
2.1.2 本文数据来源 | 第19-21页 |
2.2 广播媒体及广播市场发展情况简述 | 第21-24页 |
2.2.1 中国广播媒体及广播市场发展情况简述 | 第21-23页 |
2.2.2 江西地区广播市场发展情况简述 | 第23-24页 |
2.3“互联网+”对广播媒体发展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1 网络广播兴起 | 第24页 |
2.3.2 终端设备多样化 | 第24页 |
2.3.3 听众重要地位凸显 | 第24-25页 |
2.3.4 听众收听行为和需求改变 | 第25页 |
2.3.5 广播媒体优势被放大 | 第25-26页 |
2.4“互联网+”对广播媒体发展的意义 | 第26-27页 |
3“互联网+”时代江西旅游广播的发展现状 | 第27-41页 |
3.1 江西旅游广播发展现状 | 第27-38页 |
3.1.1 频率简介 | 第27页 |
3.1.2 收听表现 | 第27-32页 |
3.1.3 合作客户 | 第32-33页 |
3.1.4 主要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 | 第33-38页 |
3.2“互联网+”时代江西旅游广播的存在问题 | 第38-41页 |
3.2.1 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 | 第38页 |
3.2.2 节目内容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 | 第38-39页 |
3.2.3 未与听众形成良好互动 | 第39-40页 |
3.2.4 忽略新型盈利方式开发 | 第40页 |
3.2.5 其他强势广播媒体对其的挤压 | 第40-41页 |
4“互联网+”时代江西旅游广播的发展策略 | 第41-47页 |
4.1 增强服务意识,了解听众需求 | 第41-42页 |
4.1.1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市场调查 | 第41页 |
4.1.2 开设个性化服务 | 第41-42页 |
4.2 保证节目质量,突出节目特点 | 第42-43页 |
4.2.1 提升节目水平,制作精品节目 | 第42页 |
4.2.2 发展节目个性,打造特色品牌 | 第42-43页 |
4.2.3 立足本土,凸显地方特色 | 第43页 |
4.3 全面加强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 第43-45页 |
4.3.1 多使用可以实时互动的新媒体平台 | 第43-44页 |
4.3.2 用红包和礼品奖励吸引和留住听众 | 第44页 |
4.3.3 利用主播个人魅力发展粉丝效应 | 第44-45页 |
4.3.4 线上线下用心回应听众的问题和留言 | 第45页 |
4.3.5 线下活动中注重交流 | 第45页 |
4.4 拓展盈利模式,获取新的经济收益点 | 第45-46页 |
4.5 学习其他广播媒体“互联网+”运营先进经验 | 第46-47页 |
5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