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SHS-GC-MS法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5页
    1.1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第12-16页
        1.1.1 静态顶空分析(SHS)技术基础第12-13页
        1.1.2 影响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因素第13-16页
            1.1.2.1 样品的性质第13-14页
            1.1.2.2 样品量第14页
            1.1.2.3 平衡温度第14-15页
            1.1.2.4 平衡时间第15-16页
    1.2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HS-GC-MS)及其应用第16-19页
        1.2.1 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第16-18页
        1.2.2 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 白酒中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研究进展第20-21页
    1.5 人体血液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研究进展第21-23页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第23-25页
        1.6.1 研究目的第23页
        1.6.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6.3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SHS-GS-MS法分析白酒中四种酯类物质第25-36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2.2.1 仪器及试剂第26页
        2.2.2 溶液的配制第26-27页
        2.2.3 样品前处理第27页
        2.2.4 色谱质谱条件第27-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3页
        2.3.1 静态顶空萃取条件的优化第28-31页
            2.3.1.1 样品体积的选择第28-29页
            2.3.1.2 加盐量的选择第29-30页
            2.3.1.3 平衡温度的选择第30页
            2.3.1.4 平衡时间的优化第30-31页
        2.3.2 方法学验证第31-33页
            2.3.2.1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第31页
            2.3.2.2 精密度实验第31-32页
            2.3.2.3 样品加标回收率第32-33页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33-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SHS-GC-MS法对水中22种VOCs的定量分析第36-53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8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6-37页
        3.2.2 溶液的配制第37-38页
        3.2.3 样品采集第38页
        3.2.4 色谱质谱条件第3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8-52页
        3.3.1 升温程序的优化第38-42页
        3.3.2 静态顶空萃取条件的优化第42-46页
            3.3.2.1 样品体积的选择第42-43页
            3.3.2.2 盐的添加量的选择第43-44页
            3.3.2.3 平衡温度的选择第44-45页
            3.3.2.4 平衡时间的选择第45-46页
        3.3.3 方法学验证第46-52页
            3.3.3.1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第46-47页
            3.2.3.2 精密度试验第47-49页
            3.2.3.3 方法回收率试验第49-52页
    3.4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SHS-GC-MS法对血液中5种醛的定量分析第53-63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2.1 仪器及试剂第54页
        4.2.2 溶液的配制第54-55页
        4.2.3 色谱质谱条件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1页
        4.3.1 血液加水稀释倍数的优化第55-56页
        4.3.2 静态顶空萃取条件的优化第56-58页
            4.3.2.1 样品体积的选择第56-57页
            4.3.2.2 加盐量的选择第57页
            4.3.2.3 平衡温度的选择第57-58页
            4.3.2.4 平衡时间的优化第58页
        4.3.3 方法学验证第58-61页
            4.3.3.1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第58-59页
            4.3.3.2 精密度实验第59-60页
            4.3.3.3 方法加标回收率第60-61页
    4.4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论文总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咪唑并吡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芳基磺酸酯的Suzuki偶联反应
下一篇:钒酸铋与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