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 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2.1.1 城市建成区 | 第12页 |
2.1.2 违法建筑 | 第12-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治理 | 第14页 |
2.2.2 多元治理 | 第14-15页 |
2.2.3 多元治理对违法建筑治理的启示 | 第15-16页 |
3 重庆市T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治理情况 | 第16-28页 |
3.1 重庆市T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治理概况 | 第16-19页 |
3.2 重庆市T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治理的基本做法 | 第19-26页 |
3.2.1 夯实两个基础,营造浓厚违法建筑治理氛围 | 第19-20页 |
3.2.2 做好三大保障,确保违法建筑治理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 第20-22页 |
3.2.3 统筹三项结合,创新方法推动违法建筑治理标本兼治 | 第22-23页 |
3.2.4 明确三项举措,实现“逐步消减存量,严格遏制新增” | 第23-26页 |
3.3 重庆市T区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3.3.1 治理理念落后 | 第26页 |
3.3.2 治理主体单一 | 第26-27页 |
3.3.3 治理方式简单 | 第27页 |
3.3.4 治理体制不顺 | 第27-28页 |
4 推进城市建成区违法建筑多元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28-34页 |
4.1 倡导多元治理理念 | 第28页 |
4.2 引入多元治理主体 | 第28-30页 |
4.2.1 引入政府参与并主导治理工作 | 第28-29页 |
4.2.2 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工作 | 第29-30页 |
4.2.3 引入社区参与治理工作 | 第30页 |
4.3 采取多元治理方式 | 第30-32页 |
4.3.1 预留缓冲时间,提倡自行整改的治理方式 | 第30-31页 |
4.3.2 采用柔性执法,慎用强制拆除的治理方式 | 第31页 |
4.3.3 突出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和冲突 | 第31-32页 |
4.4 健全多元治理机制 | 第32-34页 |
4.4.1 加强宣传,树立“拒绝违法建筑”的思想 | 第32-33页 |
4.4.2 加强预防,拓宽“监管违法建筑”的渠道 | 第33页 |
4.4.3 加强联动,凝聚“打击违法建筑”的合力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