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3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6 论文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依据 | 第16-26页 |
2.1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 基础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The Stakeholder Theory) | 第18-20页 |
2.2.2 参与式发展理论(Participant Development Theory) | 第20-21页 |
2.3 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3 红岩村和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 第26-34页 |
3.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 第26-30页 |
3.1.1 红岩村旅游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3.1.2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成长历程 | 第27页 |
3.1.3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情况 | 第27-30页 |
3.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概况 | 第30-33页 |
3.2.1 丹洲村旅游发展概况 | 第30-31页 |
3.2.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组成长历程 | 第31页 |
3.2.3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情况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红岩村和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实证研究 | 第34-55页 |
4.1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谱系研究 | 第34-36页 |
4.1.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谱系 | 第34-35页 |
4.1.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谱系 | 第35-36页 |
4.2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36-38页 |
4.2.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36-37页 |
4.2.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37-38页 |
4.3 两类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实证研究 | 第38-54页 |
4.3.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分析 | 第39-48页 |
4.3.2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矩阵 | 第48-49页 |
4.3.3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分析 | 第49-53页 |
4.3.4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主要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矩阵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红岩村和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剖析 | 第55-62页 |
5.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剖析 | 第55-58页 |
5.1.1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 | 第55-57页 |
5.1.2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优势分析 | 第57页 |
5.1.3 红岩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劣势分析 | 第57-58页 |
5.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剖析 | 第58-60页 |
5.2.1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 | 第58-59页 |
5.2.2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优势分析 | 第59-60页 |
5.2.3 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劣势分析 | 第60页 |
5.3 红岩村和丹洲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异同分析 | 第60-61页 |
5.3.1 两者差异分析 | 第60-61页 |
5.3.2 两者相同点分析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构想 | 第62-68页 |
6.1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相关者权力-利益分配原则 | 第62-63页 |
6.2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构建 | 第63-64页 |
6.3 “参与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理 | 第64-65页 |
6.4 “参与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保障措施 | 第65-66页 |
6.5 “参与式”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模式效用 | 第66-68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1 | 第75-76页 |
附录2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