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特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1 本研究具有的特点 | 第15-16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创业活动的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创业及创业者 | 第17-18页 |
2.1.2 创业能力 | 第18-19页 |
2.1.3 创业教育 | 第19-20页 |
2.2 创业理论综述 | 第20-23页 |
2.2.1 创业框架和模型的研究 | 第20-22页 |
2.2.2 影响创业活动的因素研究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活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56页 |
3.1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 | 第24-28页 |
3.1.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第24页 |
3.1.2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 第24-26页 |
3.1.3 系统动力学在创业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3.1.4 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介绍 | 第27-28页 |
3.2 大学生创业活动分析 | 第28-42页 |
3.2.1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与状况 | 第28-32页 |
3.2.2 辽宁省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 | 第32-33页 |
3.2.3 辽宁省大学生活动的背景与问题 | 第33-35页 |
3.2.4 创业活动的系统构成 | 第35-36页 |
3.2.5 创业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2页 |
3.3 创业活动因果关系图 | 第42-44页 |
3.4 创业活动系统模型流图的建立 | 第44-55页 |
3.4.1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概述 | 第45-47页 |
3.4.2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变量选取 | 第47-48页 |
3.4.3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活动系统动力学流图及说明 | 第48-52页 |
3.4.4 建立的主要方程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活动系统模型的模拟及运行结果分析 | 第56-75页 |
4.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56-62页 |
4.1.1 参数估计的原则与方法 | 第56-57页 |
4.1.2 模型中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57-62页 |
4.2 模型的检验 | 第62-65页 |
4.2.1 检验方法与问题 | 第62-63页 |
4.2.2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63-65页 |
4.4 模型的模拟及运行结果分析 | 第65-74页 |
4.4.1 基本模拟 | 第65-70页 |
4.4.2 政策模拟 | 第70-73页 |
4.4.3 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活动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75-7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6-77页 |
5.3 后续研究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