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多相永磁容错电机本体设计方案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22页 |
| 1.2.1 集中分数槽多相容错电机 | 第9-16页 |
| 1.2.2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永磁容错电机 | 第16-19页 |
| 1.2.3 转子采用 Halbach 特殊结构的多相容错电机 | 第19-20页 |
| 1.2.4 国内的容错电机研究 | 第20-2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综合分析 | 第23-29页 |
| 2.1 多相永磁同步容错电机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3页 |
| 2.2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本体设计 | 第23-28页 |
| 2.2.1 多相容错电机相数的选择 | 第23-25页 |
| 2.2.2 绕组形式选择 | 第25页 |
| 2.2.3 绕组磁动势及其谐波分析 | 第25-27页 |
| 2.2.4 极槽数选择 | 第27-28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方案设计与优化 | 第29-38页 |
| 3.1 电机初始设计 | 第29页 |
| 3.2 电机有限元仿真 | 第29-32页 |
| 3.3 极弧系数优化 | 第32-33页 |
| 3.4 偏心优化 | 第33-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四相永磁容错电机的容错控制研究 | 第38-56页 |
| 4.1 电机正常状态下输出特性 | 第38-39页 |
| 4.2 功率不变原则电流控制策略 | 第39-46页 |
| 4.2.1 一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39-42页 |
| 4.2.2 C、D两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42-44页 |
| 4.2.3 B、D两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44-46页 |
| 4.3 磁动势不变原则电流控制策略 | 第46-53页 |
| 4.3.1 一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47-49页 |
| 4.3.2 C、D两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49-51页 |
| 4.3.3 B、D两相绕组开路的电流控制策略 | 第51-53页 |
| 4.4 一相绕组短路 | 第53-5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