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碳材料和聚苯胺对超级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铅酸电池第12-15页
        1.2.1 铅酸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第12-13页
        1.2.2 铅酸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3页
        1.2.3 失效模式和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正负极添加剂第14-15页
    1.3 超级电容器第15-19页
        1.3.1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1.3.2 电容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4 超级电池第19-27页
        1.4.1 超级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9-23页
        1.4.2 超级电池负极添加剂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4.3 超级电池的应用第25-26页
        1.4.4 超级电池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第26-27页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8-35页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8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8-29页
    2.3 聚苯胺及复合物的制备第29-30页
    2.4 材料的物理测试及表征第30-31页
        2.4.1 X 射线衍射分析测试第30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第30页
        2.4.3 电导率测试第30-31页
        2.4.4 振实密度测试第31页
    2.5 电极的制备第31页
    2.6 电池负极的制备及组装第31-32页
    2.7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5页
        2.7.1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32-33页
        2.7.2 循环伏安法第33页
        2.7.3 线性扫描伏安法第33-34页
        2.7.4 计时电流法第34页
        2.7.5 电化学阻抗谱第34-35页
第3章 碳材料对超级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第35-63页
    3.1 碳材料的表征第35-38页
        3.1.1 活性炭的表征第35-36页
        3.1.2 石墨粉的表征第36-37页
        3.1.3 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第37-38页
    3.2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38-43页
        3.2.1 集流体的电化学性能第38-40页
        3.2.2 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0-43页
    3.3 碳材料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3-50页
        3.3.1 空白负极片的电化学性能第43-44页
        3.3.2 EAC 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3.3.3 GP 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3.4 MWCNTs 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3.4 碳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0-62页
        3.4.1 商业负极板和空白负极板的性能第50-52页
        3.4.2 EAC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2-56页
        3.4.3 GP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3.4.4 MWCNTs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聚苯胺对超级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第63-88页
    4.1 聚苯胺的表征第63-66页
        4.1.1 聚苯胺的 XRD第63-64页
        4.1.2 聚苯胺的 SEM 形貌第64-66页
    4.2 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第66-71页
    4.3 聚苯胺材料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1-77页
        4.3.1 CPANi 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1-73页
        4.3.2 SPANi 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4.3.3 高比例聚苯胺对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5-77页
    4.4 聚苯胺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7-87页
        4.4.1 CPANi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7-81页
        4.4.2 SPANi 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81-84页
        4.4.3 高比例聚苯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84-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5章 碳材料和聚苯胺的作用机理第88-98页
    5.1 负极板的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88-95页
        5.1.1 BNP 的电化学阻抗谱第89-90页
        5.1.2 加入碳材料负极板的电化学阻抗谱第90-92页
        5.1.3 加入聚苯胺负极板的电化学阻抗谱第92-95页
    5.2 碳材料和聚苯胺的作用机理第95-97页
        5.2.1 分散作用和导电作用第95-96页
        5.2.2 缓冲作用第96-97页
        5.2.3 存储电解液第97页
    5.3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结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业政策对风电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电动车用四相容错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