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高性能TRIP钢的计算机合金设计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第15-18页
        1.2.1 TRIP效应及原理第16页
        1.2.2 TRIP钢的生产工艺第16-17页
        1.2.3 TRIP钢的力学性能特点第17-18页
    1.3 TRIP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8-22页
        1.3.1 热处理工艺第18-20页
        1.3.2 合金成分第20-21页
        1.3.3 第二相在钢中的作用第21-22页
    1.4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第22-23页
    1.5 热力学计算在材料设计中的作用第23-24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高性能TRIP钢合金体系热力学参数的优化第31-44页
    2.1 二元系热力学参数的优化评估第31-35页
    2.2 Fe-Al-C三元系热力学参数的优化第35-43页
        2.2.1 Fe-Al-C三元系的实验相图第35-37页
        2.2.2 Fe-Al-C三元系热力学参数的优化第37-43页
    2.3 本章小结第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第三章 高性能TRIP钢的设计与制备第44-57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钢的设计第44-46页
        3.2.1 铝元素对TRIP效应影响的热力学分析第44-45页
        3.2.2 铝元素对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第45页
        3.2.3 TRIP实验钢成分的设计第45-46页
    3.3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第46-50页
        3.3.1 实验钢的制备第46页
        3.3.2 测试方法第46-50页
    3.4 轧态实验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第50-55页
        3.4.1 热轧与冷轧状态的实验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第50-53页
        3.4.2 不同热轧工艺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第53-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四章 合金成分对实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7-82页
    4.1 合金成分对实验钢中析出相的影响第57-74页
        4.1.1 实验方法第57-58页
        4.1.2 实验结果第58-65页
        4.1.3 铝元素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第65-68页
        4.1.4 钒元素对第二相析出的影响第68-74页
    4.2 合金成分对实验钢中基体组织的影响第74-80页
        4.2.1 实验方法第74-75页
        4.2.2 实验结果第75-77页
        4.2.3 分析与讨论第77-80页
    4.3 本章小结第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第五章 合金成分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2-93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82页
    5.2 静态拉伸性能测试第82-86页
    5.3 分析与讨论第86-91页
        5.3.1 碳元素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6-87页
        5.3.2 铝元素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7页
        5.3.3 钒、钛元素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7-89页
        5.3.4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评估第89-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第六章 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93-107页
    6.1 两相区处理温度的制定第93页
    6.2 不同两相区处理温度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93-96页
        6.2.1 力学性能分析第93-94页
        6.2.2 显微组织分析第94-96页
    6.3 不同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96-98页
        6.3.1 力学性能分析第96页
        6.3.2 显微组织分析第96-98页
    6.4 不同等温时间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98-105页
        6.4.1 不同两相区等温时间的影响第98-102页
        6.4.2 不同贝氏体区等温时间的影响第102-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七章 模拟连续退火对实验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107-120页
    7.1 模拟连续退火热处理工艺制定第107-109页
    7.2 力学性能分析第109页
    7.3 模拟连续退火对组织的影响第109-111页
    7.4 模拟连续退火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第111-114页
    7.5 模拟连续退火对残余奥氏体的影响第114-115页
    7.6 模拟连续退火对实验钢加工硬化行为影响第115-116页
    7.7 980MPa TRIP钢成分设计和工艺参数制定第116-118页
    7.8 本章小结第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第八章 结论第120-122页
    8.1 论文主要结论第120-121页
    8.2 论文主要创新第121-122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22-124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厚断面马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优化及熔敷金属断裂机理
下一篇:喷射成形高合金高速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