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河东煤田煤系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与可改造性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7-29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8-25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5-28页
    1.4 主要工作量第28-29页
2 地质背景第29-37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29-33页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33-36页
    2.3 小结第36-37页
3 煤系页岩气储层空间展布特征第37-49页
    3.1 煤系页岩气储层空间发育特征第37-42页
    3.2 储层层段划分第42-45页
    3.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第45-47页
    3.4 小结第47-49页
4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第49-69页
    4.1 地化特征第49-52页
    4.2 物质组成第52-55页
    4.3 孔裂隙特征第55-61页
    4.4 渗透率特征第61-63页
    4.5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与优质层段选取第63-67页
    4.6 小结第67-69页
5 储层可改造性评价第69-77页
    5.1 储层可改造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第69-71页
    5.2 矿物组成评价第71-73页
    5.3 岩石力学评价第73-75页
    5.4 基于可改造性评价的压裂段优选第75-76页
    5.5 小结第76-77页
6 储层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77-85页
    6.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77-78页
    6.2 有机地化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78-79页
    6.3 物质组成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79-81页
    6.4 孔隙分布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81-82页
    6.5 其他因素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的影响第82-84页
    6.6 小结第84-85页
7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作者简历第93-9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燕山地区下马岭组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下一篇:GIS技术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朝阳可凤凰山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