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五峰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
|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16-29页 |
|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 第16-19页 |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9-25页 |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8-29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9-44页 |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9页 |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29-33页 |
| 2.3 研究区构造背景与演化 | 第33-38页 |
| 2.4 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 | 第38-43页 |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 3 五峰组页岩储层物质组成特征 | 第44-62页 |
| 3.1 无机矿物成分特征 | 第44-55页 |
| 3.2 有机质类型、含量与成熟度 | 第55-60页 |
| 3.3 物质组成的垂向变化 | 第60-61页 |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 4 五峰组页岩储层空间结构特征 | 第62-77页 |
| 4.1 宏观裂隙结构类型 | 第62-64页 |
| 4.2 微观孔隙结构类型 | 第64-69页 |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69-75页 |
| 4.4 小结 | 第75-77页 |
| 5 五峰组页岩成岩作用 | 第77-84页 |
| 5.1 成岩作用类型 | 第77-81页 |
| 5.2 成岩演化阶段 | 第81-83页 |
| 5.3 小结 | 第83-84页 |
| 6 五峰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发育主控因素 | 第84-93页 |
| 6.1 无机矿物组分与物性相关性分析 | 第84-87页 |
| 6.2 有机质与物性相关性分析 | 第87-89页 |
| 6.3 成岩作用与物性相关性分析 | 第89-90页 |
| 6.4 其他因素 | 第90-92页 |
| 6.5 小结 | 第92-93页 |
| 7 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2-10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