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溢价风险控制的留存比例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33页 |
2.1 企业并购估值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2.1.1 国外估值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国内主要估值理论 | 第17-19页 |
2.1.3 国内估值理论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2 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2.2.1 实物期权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3页 |
2.2.2 实物期权的种类 | 第23-25页 |
2.2.3 实物期权理论的定价方法 | 第25-27页 |
2.3 并购溢价风险研究综述 | 第27-30页 |
2.3.1 并购溢价成因研究 | 第27-29页 |
2.3.2 溢价风险控制研究 | 第29-30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30-33页 |
3. 理论基础 | 第33-37页 |
3.1 布朗运动 | 第33页 |
3.2 伊藤引理 | 第33-34页 |
3.3 无套利定价原理与复制原理 | 第34页 |
3.4 风险中性定价理论 | 第34页 |
3.5 Black-Scholes模型的推导 | 第34-37页 |
4. 溢价风险控制的留存比例模型 | 第37-46页 |
4.1 模型背景介绍 | 第37-38页 |
4.2 溢价留存期权定价模型 | 第38-43页 |
4.2.1 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实物期权特征 | 第38-39页 |
4.2.2 溢价留存期权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9-41页 |
4.2.3 溢价留存定价模型变量的确定 | 第41-43页 |
4.3 溢价留存比例模型的构建 | 第43-46页 |
5. 数值仿真模拟 | 第46-59页 |
5.1 数据的来源 | 第46-47页 |
5.2 仿真模拟测试 | 第47-53页 |
5.3 敏感性分析 | 第53-58页 |
5.3.1 利润波动率对溢价留存比例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2 平均回报率对溢价留存比例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3 基期实际利润对溢价留存比例的影响 | 第55页 |
5.3.4 承诺利润对溢价留存比例的影响 | 第55-57页 |
5.3.5 无风险利率对溢价留存比例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仿真模拟结论 | 第58-59页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9-60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1 溢价留存比例模型算法及程序 | 第65-66页 |
附录2 溢价留存比例模型matlab程序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