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前言 | 第16页 |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16-17页 |
1.3 溶剂处理优化钙钛矿光吸收层 | 第17-18页 |
1.4 基于醋酸铅前驱体的钙钛矿薄膜 | 第18-19页 |
1.5 基于非铅(CH_3NH_3)_3Bi_2I_9钙钛矿材料作为器件光吸收层 | 第19-21页 |
1.6 本文选题思想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2.3.1 导电玻璃的清洗和刻蚀 | 第23-24页 |
2.3.2 致密层TiO_2的制备 | 第24页 |
2.3.3 介孔层TiO_2的制备 | 第24页 |
2.3.4 钙钛矿的沉积 | 第24页 |
2.3.5 对电极的制备 | 第24页 |
2.4 测试方法及表征 | 第24-26页 |
2.4.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24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24-25页 |
2.4.3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 第25页 |
2.4.4 热重分析(TG) | 第25页 |
2.4.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5页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5页 |
2.4.7 光电性能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PbI_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CH_3NH_3PbI_3膜制备 | 第26-27页 |
3.2.2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27页 |
3.2.3 表征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3.3.1 PbI_2和MAPbI_3薄膜的XRD图谱分析 | 第27-28页 |
3.3.2 不同结构不同方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紫外吸收图谱分析 | 第28-29页 |
3.3.3 在不同结构上两步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SEM图谱分析 | 第29-31页 |
3.3.4 不同结构一步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SEM图谱分析 | 第31页 |
3.3.5 不同结构不同方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J-V曲线分析 | 第31-35页 |
3.3.6 交流阻抗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Pb(Ac)_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 | 第38-4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4.2.1 CH_3NH_3PbI_3膜制备 | 第38-39页 |
4.2.2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39页 |
4.2.3 表征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4.3.1 Pb(Ac)_2 和MAPbI_3薄膜的XRD图谱分析 | 第40页 |
4.3.2 在不同结构上不同方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紫外吸收图谱分析 | 第40-41页 |
4.3.3 两步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SEM图谱分析 | 第41-42页 |
4.3.4 一步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SEM图谱分析 | 第42页 |
4.3.5 不同结构不同方法制备的MAPbI_3薄膜J-V曲线分析 | 第4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CH_3NH_3)_3Bi_2I_9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的制备及器件结构的优化 | 第46-58页 |
5.1 前言 | 第46-4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5.2.1 MBI膜制备 | 第47-48页 |
5.2.2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4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5.3.1 XPS能谱分析 | 第48-50页 |
5.3.2 XRD和UV-Vis分析 | 第50-51页 |
5.3.3 FE-SEM分析 | 第51-52页 |
5.3.4 AFM分析 | 第52-53页 |
5.3.5 器件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