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土壤中的氮 | 第9页 |
1.2 研究土壤中氮素的意义 | 第9页 |
1.3 土壤中的氨基酸 | 第9-12页 |
1.3.1 土壤中氨基酸的种类及来源 | 第9-10页 |
1.3.2 土壤氨基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3.3 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土壤氨基酸的竞争机制 | 第10页 |
1.3.4 植物对土壤中氨基酸的吸收和转运机制 | 第10-11页 |
1.3.5 植物吸收氨基酸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3.6 嗜氨基酸植物对土壤中氨基酸的吸收 | 第11-12页 |
1.3.7 菌根对植物吸收氨基酸的影响 | 第12页 |
1.4 氨基酸测定方法的进展 | 第12-14页 |
1.4.1 气相色谱法 | 第12-13页 |
1.4.2 液相色谱法 | 第13页 |
1.4.2.1 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方法 | 第13页 |
1.4.2.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3页 |
1.4.3 阴离子交换色谱-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 | 第13-14页 |
1.4.4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 第14页 |
1.4.5 电化学色谱法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研究地概况及试验方法 | 第16-20页 |
2.1 样地基本概况 | 第16页 |
2.2 试验样地设置及样品的采集 | 第16-17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2.3.1 土壤可溶性全氮的测定方法 | 第17页 |
2.3.2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2.3.3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2.3.4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2.4 试验处理及分析 | 第19-20页 |
3 兴安落叶松林地土壤游离氨基酸含量 | 第20-2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地土壤游离氨基酸总量分析 | 第20页 |
3.2.2 土壤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间的数量关系 | 第20-22页 |
3.3 小结 | 第22-24页 |
4 兴安落叶松幼苗对氨基酸的吸收 | 第24-3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1页 |
4.2.1 无菌环境兴安落叶松幼苗吸收氨基酸拟合曲线 | 第24-25页 |
4.2.2 NH_4~+对落叶松幼苗吸收氨基酸的影响 | 第25-28页 |
4.2.3 NO_3~-对落叶松幼苗吸收氨基酸的影响 | 第28-31页 |
4.3 小结 | 第31-33页 |
5 外生菌根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5.2.1 外生菌根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7页 |
5.2.2 外生菌根对兴安落叶松幼苗体内氮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5.3 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