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述 | 第11-16页 |
(一)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1-12页 |
1、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区别 | 第11页 |
2、环境公益诉讼概念界定 | 第11页 |
3、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12-13页 |
1、提起该诉讼的原告主体具有广泛性 | 第12-13页 |
2、提起该诉讼的目的具有公益性 | 第13页 |
3、诉讼结果具有预防性 | 第13页 |
(三)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环境权理论 | 第13-15页 |
2、公共信托理论 | 第15页 |
(四) 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1、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需要 | 第15-16页 |
2、民众有效监督行政行为的重要路径 | 第16页 |
二、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困境及契机 | 第16-26页 |
(一) 我国相关制度现状分析 | 第16-20页 |
1、我国相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立法状况 | 第16-19页 |
2、我国相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司法状况 | 第19-20页 |
(二) 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困境 | 第20-21页 |
1、环境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 | 第20页 |
2、原告资格的局限性 | 第20页 |
3、受案范围的狭隘性 | 第20-21页 |
4、行政干预的约束性 | 第21页 |
(三) 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契机 | 第21-26页 |
1、已具备一定法律基础 | 第21-24页 |
2、已具备一定司法实践经验 | 第24-25页 |
3、公民环保监督意识增强 | 第25-26页 |
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域外考察及其对我国的启发 | 第26-31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状况 | 第26-28页 |
1、美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第26-27页 |
2、英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第27-28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状况 | 第28-30页 |
1、法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第28页 |
2、德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第28-29页 |
3、日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第29-30页 |
(三) 域外制度对我国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启发 | 第30-31页 |
四、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设想 | 第31-40页 |
(一) 赋予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较为宽泛的原告资格 | 第31-34页 |
1、赋予检察机关原告资格 | 第31-32页 |
2、赋予环保社会组织原告资格 | 第32页 |
3、赋予公民个人原告资格 | 第32-34页 |
(二) 明确界定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 | 第34-36页 |
1、行政作为 | 第34-35页 |
2、行政不作为 | 第35-36页 |
(三) 设置诉讼前置程序 | 第36页 |
(四) 管辖级别的特殊性 | 第36-37页 |
(五) 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37-38页 |
(六) 诉讼费用的承担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