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的H.264码率控制与错误掩盖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14-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视频编码标准与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第17-30页 |
| ·视频压缩原理 | 第17-19页 |
| ·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 第19-23页 |
| ·MPEG-X 系列标准 | 第19-21页 |
| ·H.26X 系列标准 | 第21-23页 |
| ·AVS 标准 | 第23页 |
| ·H.264 的关键技术 | 第23-27页 |
| ·帧内预测 | 第23-24页 |
| ·帧间预测 | 第24页 |
| ·码率控制 | 第24-26页 |
| ·错误掩盖 | 第26-27页 |
| ·无线通信系统分析 | 第27-29页 |
| ·无线信道的特征和模型 | 第27-29页 |
| ·AWGN 无线信道模型 | 第27-28页 |
| ·随机出错模型 | 第28页 |
| ·Markov 模型 | 第28-29页 |
| ·无线视频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码率控制技术研究 | 第30-49页 |
| ·经典的码率控制 | 第30-33页 |
| ·TM5 码率控制算法 | 第30页 |
| ·VM8 码率控制算法 | 第30-32页 |
| ·TMN8 码率控制算法 | 第32-33页 |
| ·H.264 的码率控制技术 | 第33-41页 |
| ·H.264 码率控制的现状 | 第33-34页 |
| ·JVT-G012 提案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34-41页 |
| ·GOP 层码率控制 | 第34-35页 |
| ·帧层码率控制 | 第35-39页 |
| ·BU 层码率控制 | 第39-41页 |
| ·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41-44页 |
| ·PSNR-QP 指数预测模型 | 第41-43页 |
| ·改进的计算B 帧QP 算法 | 第43页 |
| ·改进的目标比特分配算法 | 第43-44页 |
|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基于无线的码率控制与错误掩盖技术研究 | 第49-65页 |
| ·无线网络中的视频通信 | 第49-52页 |
| ·H.264 的无线网络友好性 | 第49-50页 |
| ·H.264 的无线视频传输协议栈 | 第50-51页 |
| ·无线信道仿真测试环境 | 第51-52页 |
| ·H.264 的错误掩盖技术 | 第52-55页 |
| ·空域错误掩盖 | 第52-54页 |
| ·时域错误掩盖 | 第54-55页 |
| ·一种基于无线的码率控制和错误掩盖方法 | 第55-62页 |
| ·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 | 第55-58页 |
| ·改进的初始I 帧的QP 计算方法 | 第55-57页 |
| ·改进的MAD 预测方法 | 第57-58页 |
| ·改进的错误掩盖方法 | 第58-62页 |
| ·改进的空域错误掩盖方法 | 第59-60页 |
| ·改进的时域错误掩盖方法 | 第60-62页 |
|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