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中美比较视野下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我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问题第10-14页
    第一节 我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概念与现状第10-12页
        一、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概念第10页
        二、我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现状第10-12页
    第二节 我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问题第12-14页
        一、法律规定松散、不成体系第12-13页
        二、适用转处制度的案件范围狭隘第13页
        三、司法转处程序性规定残缺第13页
        四、转处后的矫正措施缺乏第13-14页
第二章 美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设置与启示第14-22页
    第一节 美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设置理念第14-15页
        一、国家亲权理念第14页
        二、标签理论第14-15页
        三、紧张犯罪理论第15页
        四、社会连带主义理论第15页
    第二节 美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体系设置第15-17页
        一、转向权的归属与转向程序第15-16页
        二、健全的调查报告制度第16页
        三、多元的转向处遇措施第16-17页
    第三节 美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启示第17-22页
        一、少年犯罪与成年犯罪存在本质不同第17-18页
        二、少年司法应当具有独立性第18-19页
        三、兼顾少年保护与社会防卫第19-20页
        四、详尽的调查报告是转向制度的基础第20页
        五、少年司法转向后要有多元的处遇机制第20-22页
第三章 我国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借鉴与形成第22-31页
    第一节 建立体系化的少年司法制度第22-23页
        一、国家应当承担保护少年的责任第22页
        二、少年司法制度是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基石第22-23页
    第二节 规范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的适用范围第23-26页
        一、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适用应当扩大至非行少年第23-24页
        二、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适用应有年龄上限第24-25页
        三、少年司法转处分流制度对累犯、罪行恶劣的少年不适用第25-26页
    第三节 健全少年司法转处制度的程序规定第26-28页
        一、转向权归属于少年法院第26-27页
        二、少年原则上不享有拒绝转向的权利第27页
        三、将少年转处司法程序后应对其违法记录予以封存第27-28页
        四、建立专事转向后少年处遇安排的机构第28页
    第四节 建立多元化的转处后的处遇措施第28-31页
        一、学校帮扶第28-29页
        二、社区服务第29页
        三、其他措施第29-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的发展重心应在社会本身--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探究
下一篇:论被救助者诬陷行为的法律防范--兼谈公民救助行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