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两个辣椒雄性不育系败育机理及育性稳定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6页
    1.1 雄性不育的定义和发现第8-9页
    1.2 辣椒雄性不育的来源第9-10页
    1.3 辣椒雄性不育的分类第10-11页
    1.4 辣椒雄性不育机理研究概况第11-15页
        1.4.1 植物学性状研究第11页
        1.4.2 细胞学观察第11-12页
        1.4.3 生理生化研究第12-14页
        1.4.4 辣椒雄性不育的利用第14-1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19页
    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2 试验方法第16-18页
        2.2.1 试验材料的种植第16页
        2.2.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形态指标的测定第16页
        2.2.3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量的测定第16页
        2.2.4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第16-17页
        2.2.5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细胞学观察第17页
        2.2.6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17-18页
    2.3 数据处理第18-1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19-32页
    3.1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形态学比较第19-20页
    3.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粉生活力的测定第20-21页
    3.3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花器官细胞学观察第21-22页
        3.3.1 花蕾的测量与分级第21页
        3.3.2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小孢子发育过程观察第21-22页
    3.4 辣椒不同育性材料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22-26页
        3.4.1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第22-23页
        3.4.2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第23-24页
        3.4.3 小孢子发育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第24页
        3.4.4 小孢子发育时期丙二醛含量第24-25页
        3.4.5 小孢子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第25-26页
        3.4.6 小孢子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26页
    3.5 不同播期不育材料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第26-32页
        3.5.1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糖含量第26-27页
        3.5.2 小孢子发育时期可溶性蛋白含量第27-28页
        3.5.3 小孢子发育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第28-29页
        3.5.4 小孢子发育时期丙二醛含量第29页
        3.5.5 小孢子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第29-30页
        3.5.6 小孢子发育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30-32页
第四章 讨论第32-36页
    4.1 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第32-33页
    4.2 辣椒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指标与不育的关系第33-34页
    4.3 影响辣椒育性的因素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图版说明第44-45页
图版第45-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越橘茎尖超低温保存及遗传稳定性鉴定研究
下一篇:蔓越橘生物活性物质和有机酸测定及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