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县农村信用社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2.1 财务风险管理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 第19-20页 |
2.1.3 财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20页 |
2.2 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2.2.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 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 第22-23页 |
2.3.1 巴塞尔资本协议背景及框架 | 第22页 |
2.3.2 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 | 第22-23页 |
2.3.3 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银行资本管理政策 | 第23页 |
2.4 RAROC作用于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L县农信社基本情况和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37页 |
3.1 L县农信社基本情况 | 第25-29页 |
3.1.1 自然概况 | 第25页 |
3.1.2 主要业务范围及其经营管理 | 第25-27页 |
3.1.3 主要财务风险表现 | 第27-29页 |
3.2 L县农信社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9-37页 |
3.2.1 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 第29-33页 |
3.2.2 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第33-34页 |
3.2.3 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34-37页 |
第4章 L县农信社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46页 |
4.1 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4.1.1 资本充足率低 | 第37-38页 |
4.1.2 拨备覆盖率偏高 | 第38-39页 |
4.2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4.2.1 不良贷款率高 | 第39-42页 |
4.2.2 信贷投放不足 | 第42-43页 |
4.3 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4.3.1 基层单位风险管理执行力不强 | 第44页 |
4.3.2 风险管理系统不稳定 | 第44-46页 |
第5章 L县农信社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6-51页 |
5.1 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6-47页 |
5.1.1 资本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46页 |
5.1.2 存贷款期限不匹配 | 第46-47页 |
5.2 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7-48页 |
5.2.1 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47页 |
5.2.2 信贷风险化解能力不足 | 第47-48页 |
5.3 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8-51页 |
5.3.1 内部职工素质和业务技能较低 | 第48-49页 |
5.3.2 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较低 | 第49页 |
5.3.3 缺乏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49-51页 |
第6章 L县农信社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第51-57页 |
6.1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 第51-53页 |
6.1.1 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结构 | 第51页 |
6.1.2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全程管理体系 | 第51-53页 |
6.2 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 第53-54页 |
6.2.1 建立健全信贷分类监督体制 | 第53页 |
6.2.2 优化信贷风险管理技术 | 第53-54页 |
6.3 操作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 第54-57页 |
6.3.1 加强风险管理队伍的建设 | 第54页 |
6.3.2 增强操作风险防范意识 | 第54-55页 |
6.3.3 规范业务操作流程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