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8-13页 |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国内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2.1 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 第13-14页 |
| 2.2 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 | 第14-18页 |
| 2.3 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 第19-27页 |
| 3.1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19-21页 |
| 3.2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24页 |
| 3.3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指标的技术处理 | 第24页 |
| 3.4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4-27页 |
| 4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与差异性分析 | 第27-47页 |
| 4.1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描述性分析 | 第27-37页 |
| 4.2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 第37-40页 |
| 4.3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省际差异性分析 | 第40-42页 |
| 4.4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42-47页 |
| 5 中部六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 第47-52页 |
| 5.1 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 第47页 |
| 5.2 加大以科技为突破口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47-49页 |
| 5.3 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和立法步伐 | 第49页 |
| 5.4 大力扶持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的发展 | 第49-50页 |
| 5.5 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监管治理力度 | 第50-51页 |
| 5.6 实施绿色GDP核算制度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后记 | 第55-56页 |
| 附表 | 第5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