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从网络安全到网络可生存性 | 第11-12页 |
·可生存性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第17-18页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页 |
·本文的工作和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可生存性网络框架 | 第20-30页 |
·可生存性网络设计思路 | 第20-21页 |
·冗余、自适应与随机性原则 | 第21-24页 |
·可生存性网络框架 | 第24-28页 |
·可生存性网络框架总揽 | 第24-25页 |
·可生存性网络框架子系统 | 第25-28页 |
·生存性网络框架总结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网络可生存性量化评估 | 第30-42页 |
·马尔科夫过程与半马尔科夫过程 | 第30页 |
·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30-41页 |
·评估流程 | 第30-31页 |
·确定评估指标 | 第31-32页 |
·系统状态集与状态转移图 | 第32-35页 |
·确定状态转移图与指标的联系 | 第35-37页 |
·网络可生存性评估模型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的网络可生存性评估计算与仿真 | 第42-59页 |
·数值分析 | 第42-50页 |
·故障/意外事故场景下可生存性 | 第42-44页 |
·DoS类入侵场景下网络可生存性 | 第44-46页 |
·R2L类入侵场景下网络可生存性 | 第46-49页 |
·Probing类入侵场景下网络可生存性 | 第49页 |
·多场景下网络可生存性总结 | 第49-50页 |
·可生存性网络系统框架评估 | 第50-54页 |
·评估方法有效性讨论 | 第54-58页 |
·获得状态转移概率 | 第54-57页 |
·获得状态驻留时间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9-61页 |
·全文总结 | 第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