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论 | 第8-11页 |
一、格调的流变与内涵 | 第11-20页 |
二、格调派的风格论 | 第20-25页 |
三、格调派的正变论 | 第25-35页 |
(一) 对古体和近体的评判 | 第26-27页 |
(二) 对唐代古体诗的态度 | 第27-29页 |
(三) 对中晚唐诗的态度 | 第29-30页 |
(四) 对宋诗的态度 | 第30-32页 |
(五) “正”与“变” | 第32-35页 |
四、格调派的诗法论 | 第35-45页 |
(一) 守法而尺尺寸寸之 | 第35-38页 |
(二) 领会神情,由悟而入 | 第38-41页 |
(三) 法之极者无迹 | 第41-45页 |
五、格调派的性情论 | 第45-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