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三言二拍”中的法意与人情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题材与方法:“三言二拍”与古代法律制度第12-17页
    第一节 小说题材:“三言二拍”中的法制风情资料第12-14页
        一、从作品本身来看第12-14页
        二、从明代法律在整个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地位来看第14页
    第二节 方法与视角:法律与文学的互渗第14-17页
        一、“法律与文学运动”的启迪第14-16页
        二、法律与文学的共性第16页
        三、“三言二拍”的社会思想背景第16-17页
第二章 捕捉“三言二拍”中的法律影像—“法意”论第17-31页
    第一节 何为“法意”?第17-19页
        一、将含有法律内容的小说定义为“公案小说”第17-18页
        二、“小说中的公案文化”第18页
        三、“法意”说第18-19页
    第二节 “三言二拍”中的法意第19-21页
        一、从“三言二拍”中考察相关的法律制度第19-21页
    第三节 “三言二拍”故事涉及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第21-31页
        一、礼法融合:孝、义与克己修身相统一的立法指导思想第21-26页
        二、德主刑辅: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审判观第26-28页
        三、息讼、贱讼:“必也使无讼乎”的理想诉讼观第28-31页
第三章 重构民间法律秩序的力量—“人情”论第31-47页
    第一节 “人情”与民间法律秩序的重构第31-33页
    第二节 “三言二拍”中民间法律秩序的重构过程分析第33-47页
        一、对礼的反叛与重构第33-39页
        二、审判刑罚观:德主刑辅与严惩不怠第39-43页
        三、诉讼观念:厌讼、贱讼与参讼、善讼第43-47页
第四章 “三言二拍”:“法意”与“人情”的共存空间第47-55页
    第一节 小说文本的中介意义第47-51页
        一、法律与小说文本的关系第47-49页
        二、“人情”与小说文本的关系第49-50页
        三、小说文本的中介意义及其他第50-51页
    第二节 交叉研究的影响及启发第51-55页
        一、影响第51-53页
        二、启发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附表:“三言二拍”故事中的法意与人情表第56-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装载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