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综合监测及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论文中的符号声明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题目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电能质量指标及其意义 | 第14-21页 |
2.1 电能质量定义 | 第14-15页 |
2.2 电能质量各项标准 | 第15-21页 |
2.2.1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 第15-16页 |
2.2.2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 第16-17页 |
2.2.3 三相不平衡度 | 第17-18页 |
2.2.4 电压波动与闪变 | 第18-20页 |
2.2.5 公共电网谐波 | 第20-21页 |
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1-27页 |
3.1 系统维护 | 第21-22页 |
3.1.1 系统建模 | 第21页 |
3.1.2 图形维护 | 第21-22页 |
3.1.3 非图形属性数据维护 | 第22页 |
3.1.4 安全性管理 | 第22页 |
3.2 基本应用功能 | 第22-25页 |
3.2.1 图形背景 | 第22-23页 |
3.2.2 实时监测和历史记录 | 第23-24页 |
3.2.3 查询统计功能 | 第24页 |
3.2.4 数据分析功能 | 第24-25页 |
3.2.4.1 监测量变化曲线绘制 | 第24-25页 |
3.2.4.2 统计报表输出 | 第25页 |
3.3 监督管理 | 第25-26页 |
3.4 高级数据分析及辅助治理方案决策支持功能 | 第26-27页 |
4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27-37页 |
4.1 概述 | 第27-28页 |
4.2 主站系统 | 第28-37页 |
4.2.1 硬件系统 | 第29-30页 |
4.2.2 软件系统 | 第30-37页 |
4.2.2.1 本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 | 第30-31页 |
4.2.2.2 软件的系统构成 | 第31-33页 |
4.2.2.3 软件部分程序实现 | 第33-37页 |
5 通信子系统设计 | 第37-51页 |
5.1 概述 | 第37-38页 |
5.2 标准化设计 | 第38-42页 |
5.2.1 采用标准 | 第38页 |
5.2.2 HDAIS概要 | 第38-42页 |
5.3 兼容性设计 | 第42-44页 |
5.4 通信子系统程序实现 | 第44-51页 |
6 工程实例 | 第51-57页 |
7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