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8-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文献回顾 | 第18-47页 |
第一部分 NOTCH 信号对 MSCS 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 第47-65页 |
1 材料 | 第47-5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47-48页 |
1.3 常用配制方法 | 第48-49页 |
1.4 常用仪器设备 | 第49-50页 |
2 方法 | 第50-53页 |
2.1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 | 第50-51页 |
2.2 小鼠骨髓 DC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2.3 流式细胞分选 | 第51页 |
2.4 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免疫疾病(aGvHD)模型的制作及治疗 | 第51-52页 |
2.5 免疫组化 | 第52页 |
2.6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第52-53页 |
2.7 抗原呈递测定 | 第53页 |
2.8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测定 | 第53页 |
2.9 Western blot | 第53页 |
2.10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第53页 |
3 结果 | 第53-62页 |
3.1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治疗 aGvHD 小鼠表型分析 | 第53-56页 |
3.1.1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标志性分子的表达 | 第53-55页 |
3.1.2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的注射对 aGvHD 鼠生存时间及表型影响 | 第55-56页 |
3.1.3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的注射对 aGvHD 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56页 |
3.1.4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的注射对受体 CD3+细胞归巢的影响 | 第56页 |
3.2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不能阻止 DC 细胞成熟 | 第56-59页 |
3.2.1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体外对 DC 细胞成熟的标志性分子检测 | 第56-57页 |
3.2.2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体外促进 DCs 成熟的方式 | 第57-58页 |
3.2.3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体外对 DCs 分泌功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不能抑制 DCs 抗原呈递能力 | 第59-60页 |
3.4 Notch 信号调控的 IL-6 以及 PGE2 促进 DC 细胞分化 | 第60-62页 |
3.4.1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体外 IL-6 表达分析 | 第60-61页 |
3.4.2 IL-6 存在下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在 DCs 中对 Stat3 和 Akt 的激活 | 第61-62页 |
3.4.3 Notch 信号缺陷 BMSCs 中 PGE2 的表达及对 T 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2页 |
4 讨论 | 第62-65页 |
第二部分 人 DLL4 截短体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及功能验证 | 第65-88页 |
1 材料 | 第65-69页 |
1.1 菌株及质粒 | 第65页 |
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65-67页 |
1.3 常用配制方法 | 第67-68页 |
1.4 常用仪器设备 | 第68页 |
1.5 PCR 引物设计 | 第68-69页 |
2 方法 | 第69-76页 |
2.1 hDll4 基因全长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9-71页 |
2.1.1 引物设计 | 第69页 |
2.1.2 目的片段扩增 | 第69-70页 |
2.1.3 目的片段真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0-71页 |
2.2 截短 hDll4 与 His 标签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1-72页 |
2.2.1 引物设计 | 第71页 |
2.2.2 原核表达载体的改建 | 第71页 |
2.2.3 目的片段扩增 | 第71页 |
2.2.4 目的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1-72页 |
2.3 截短 hDll4 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72-74页 |
2.3.1 目的片段的诱导表达及收获 | 第72页 |
2.3.2 目的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72-73页 |
2.3.3 亲和层析法纯化 His 融合蛋白 | 第73页 |
2.3.4 目的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73页 |
2.3.5 目的蛋白的处理 | 第73-74页 |
2.4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功能验证 | 第74-76页 |
2.4.1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报告基因实验 | 第74页 |
2.4.2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对 Hes1 的 Real-time PCR | 第74-75页 |
2.4.3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对 HUVEC 增殖的影响 | 第75-76页 |
3 方法 | 第76-86页 |
3.1 全长 hDll4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6-78页 |
3.1.1 各片段 PCR 结果 | 第76页 |
3.1.2 各片段测序结果 | 第76-77页 |
3.1.3 pIRES2-EGFP-hDll4 酶切鉴定 | 第77-78页 |
3.2 截短体 hDll4 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78-81页 |
3.2.1 截短体 hDll4 的 PCR 扩增 | 第78-79页 |
3.2.2 截短体 hDll4 基因测序 | 第79-80页 |
3.2.3 截短体 hDll4 蛋白原核表达 | 第80-81页 |
3.3 截短体 hDll4 蛋白的纯化 | 第81-82页 |
3.3.1 截短体 hDll4 蛋白的 SDS-PAGE | 第81页 |
3.3.2 纯化截短 hDll4 的 Western blot | 第81-82页 |
3.4 截短 hDll4 蛋白功能检测 | 第82-86页 |
3.4.1 截短 hDll4 纯化蛋白的报告基因实验 | 第82-83页 |
3.4.2 截短 hDll4 纯化蛋白对 HUVEC 的 Hes1 表达的 Real-time PCR | 第83-84页 |
3.4.3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对 HUVEC 增殖的影响 | 第84-85页 |
3.4.4 带 RGD 序列的 hDll4 截短体融合蛋白表达及功能验证 | 第85-86页 |
4 讨论 | 第86-88页 |
第三部分 DSL 配体截短体的真核表达及功能验证 | 第88-105页 |
1 材料 | 第88-92页 |
1.1 菌株及质粒 | 第88页 |
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88-89页 |
1.3 常用配制方法 | 第89-90页 |
1.4 常用仪器设备 | 第90-91页 |
1.5 PCR 引物设计 | 第91-92页 |
2 方法 | 第92-97页 |
2.1 部分 DSL 配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2-94页 |
2.1.1 引物设计 | 第92-93页 |
2.1.2 目的基因的转化 | 第93页 |
2.1.3 真核表达载体的改建 | 第93页 |
2.1.4 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3-94页 |
2.2 截短 hDll1、hDll4、hJag1 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分析 | 第94-95页 |
2.2.1 293T 细胞系的培养及转染 | 第94-95页 |
2.2.2 融合蛋白的收集纯化 | 第95页 |
2.2.3 目的纯化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 | 第95页 |
2.3 截短 hDll1、hDll4、hJag1 融合蛋白的功能验证 | 第95-97页 |
2.3.1 截短 hDll1、hDll4、hJag1 融合蛋白对 Hes1 的 Real-time PCR | 第95-96页 |
2.3.2 截短 hDll1、hDll4、hJag1 融合蛋白对 HUVEC 的增殖作用 | 第96-97页 |
3 结果 | 第97-103页 |
3.1 DSL 配体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97-100页 |
3.1.1 DSL 配体截短体 PCR 结果 | 第97页 |
3.1.2 Notch 各配体截短体测序结果 | 第97-99页 |
3.1.3 Notch 各配体截短体方向鉴定 | 第99-100页 |
3.2 DSL 配体截短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蛋白纯化 | 第100-101页 |
3.2.1 DSL 配体截短体融合蛋白电泳 | 第100页 |
3.2.2 DSL 配体截短体融合蛋白的 Western blot | 第100-101页 |
3.3 DSL 配体截短体融合蛋白功能检测 | 第101-103页 |
3.3.1 DSL 配体截短体融合蛋白对 Hes1 表达的检测 | 第101-102页 |
3.3.2 DSL 配体截短体融合蛋白对 HUVEC 的增殖作用 | 第102-103页 |
4 讨论 | 第103-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33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