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外部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传染性测度及免疫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7-19页
        1.2.1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7-18页
        1.2.2 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9-2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2 创新第21-23页
第2章 金融危机传染理论研究进展第23-49页
    2.1 金融危机传染理论框架第23-33页
        2.1.1 危机传染的界定第23-24页
        2.1.2 危机传染的释义第24-25页
        2.1.3 危机传染三环节第25-29页
        2.1.4 金融危机免疫研究进展第29-33页
    2.2 网络模型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第33-41页
        2.2.1 D-D模型第34-35页
        2.2.2 A-G模型第35-39页
        2.2.3 G-K模型第39-41页
    2.3 传播动力学理论及其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第41-46页
        2.3.1 SI模型第42页
        2.3.2 SIS模型第42页
        2.3.3 SIR模型第42-43页
        2.3.4 非均匀网络的传染阈值第43-46页
        2.3.5 传播动力学理论的应用第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3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潜在传染源分析第49-71页
    3.1 复杂网络静态特征第51-57页
        3.1.1 网络的静态几何特征第51-54页
        3.1.2 网络中心性指标第54-57页
    3.2 全球贸易网络的潜在传染源识别第57-63页
        3.2.1 网络构建第58-60页
        3.2.2 网络特征分析第60-61页
        3.2.3 网络潜在传染源的识别第61-63页
    3.3 全球金融网络的潜在传染源识别第63-67页
        3.3.1 网络构建第64-65页
        3.3.2 网络特征分析第65-66页
        3.3.3 网络潜在传染源的识别第66-67页
    3.4 全球金融网络和全球贸易网络的比较第67-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4章 直接传染力测度第71-99页
    4.1 单个传染源的传染效应第72-81页
        4.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第73-76页
        4.1.2 VAR模型介绍第76页
        4.1.3 实证分析第76-81页
    4.2 多个传染源的传染效应第81-96页
        4.2.1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第82-90页
        4.2.2 变量处理与模型估计第90-96页
    4.3 本章小结第96-99页
第5章 间接传染力测度第99-131页
    5.1 测度方法与模型介绍第99-112页
        5.1.1 复杂网络模型第100-109页
        5.1.2 SEIR模型第109-112页
    5.2 网络结构模拟第112-116页
        5.2.1 对贸易网络的模拟第112-116页
        5.2.2 对金融网络的模拟第116页
    5.3 全球贸易网络的传染模拟第116-123页
        5.3.1 SEIR模型设定第116-118页
        5.3.2 对全球的传染范围分析第118-119页
        5.3.3 传染阈值分析第119-121页
        5.3.4 对我国的间接传染结果第121-122页
        5.3.5 模拟结果小结第122-123页
    5.4 金融网络与贸易网络的传染比较第123-128页
        5.4.1 SEIR模型设定第123-124页
        5.4.2 希腊为传染源的模拟分析第124-125页
        5.4.3 欧猪五国联合违约模拟第125-127页
        5.4.4 中国的易感性测度第127页
        5.4.5 比较分析结果第127-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31页
第6章 适应性免疫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第131-159页
    6.1 适应性免疫策略分析第132-134页
    6.2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干预的有效性分析第134-147页
        6.2.1 变量选取和处理第135-137页
        6.2.2 实证分析第137-147页
    6.3 金融危机期间欧美日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第147-154页
        6.3.1 变量的选取和处理第150-151页
        6.3.2 实证分析第151-154页
    6.4 复杂网络的免疫策略分析第154-157页
        6.4.1 随机免疫第155页
        6.4.2 目标免疫第155-156页
        6.4.3 熟人免疫第156页
        6.4.4 免疫策略的比较第156-157页
    6.5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结论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3页
    中文参考文献第161-165页
    英文参考文献第165-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商业银行稳健性
下一篇:污染产业转移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