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燃料电池电动车动力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动力系统部件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18-30页 |
2.1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整车动力系统结构及特性 | 第18-20页 |
2.1.1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整车动力系统结构与基本性能指标 | 第18-20页 |
2.1.2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运行模式 | 第20页 |
2.2 燃料电池增程器选型及参数确定 | 第20-23页 |
2.2.1 燃料电池增程器选型 | 第20-21页 |
2.2.2 增程器参数确定 | 第21-23页 |
2.3 动力蓄电池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23-25页 |
2.3.1 动力蓄电池选型 | 第23-24页 |
2.3.2 动力蓄电池参数匹配 | 第24-25页 |
2.4 驱动电机的选择及参数匹配 | 第25-28页 |
2.4.1 车用驱动电机选型 | 第25-26页 |
2.4.2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燃料电池增程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30-46页 |
3.1 燃料电池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器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第30-31页 |
3.2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能量传递与工作模式分析 | 第31-34页 |
3.3 燃料电池增程器控制策略构建 | 第34-43页 |
3.3.1 控制策略的选型及对比分析 | 第34-37页 |
3.3.2 开关/功率跟随式增程器控制策略构建 | 第37-40页 |
3.3.3 燃料电池增程器功率跟随策略模糊算法研究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46-62页 |
4.1 仿真分析模型的特性分析 | 第46页 |
4.2 搭建基于CRUISE的电驱动整车模型 | 第46-50页 |
4.3 基于MATLAB/SIMULINK燃料电池增程器模型建立 | 第50-54页 |
4.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组成及运行原理 | 第50-51页 |
4.3.2 基于Matlab/Simulink燃料电池增程器模型 | 第51-54页 |
4.4 增程器控制策略模型 | 第54-58页 |
4.4.1 整车功率需求计算模块 | 第54-55页 |
4.4.2 燃料电池增程器控制器模型 | 第55-56页 |
4.4.3 等效耗氢量计算模块 | 第56-58页 |
4.5 建立基于CRUISE-SIMULINK整车动力系统联合仿真模型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动力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 第62-82页 |
5.1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整车仿真模型验证 | 第62-65页 |
5.2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整车性能分析 | 第65-71页 |
5.2.1 循环工况选择 | 第65页 |
5.2.2 整车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 第65-67页 |
5.2.3 整车经济性能仿真分析 | 第67-71页 |
5.3 燃料电池增程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第71-74页 |
5.4 燃料电池增程式商用车动力系统性能参数仿真研究 | 第74-81页 |
5.4.1 性能参数对整车性能影响 | 第74-75页 |
5.4.2 选型优化匹配仿真分析 | 第75-79页 |
5.4.3 燃料电池增程器运行功率区间的匹配仿真分析 | 第79-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与总结 | 第82-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