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客流协调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2-16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3 不足之处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控制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第19-25页
    2.1 客流控制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2.1.1 客流控制的原因第19页
        2.1.2 客流控制的目标第19-20页
    2.2 客流控制的基本规则第20-21页
        2.2.1 客流控制原则第20页
        2.2.2 客流控制等级划分第20-21页
    2.3 客流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方法第21-23页
        2.3.1 影响因素第21-22页
        2.3.2 主要方法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第25-41页
    3.1 全网客流特征分析第25-36页
        3.1.1 网络客流特征第25-27页
        3.1.2 线路客流特征第27-31页
        3.1.3 车站客流特征第31-36页
    3.2 典型客流控制线路特征分析第36-39页
        3.2.1 车站特征分析第36-37页
        3.2.2 客流特征分析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线路高峰客流协调控制模型建立第41-53页
    4.1 车站乘客行为活动分析第41-44页
        4.1.1 车站设施结构第41-43页
        4.1.2 乘客行为分析第43-44页
    4.2 模型构建第44-48页
        4.2.1 模型构建基本思路第44-45页
        4.2.2 模型建立第45-48页
    4.3 模型计算求解第48-51页
        4.3.1 模型参数计算第48-50页
        4.3.2 模型求解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5 案例分析第53-65页
    5.1 北京地铁5号线概况第53-55页
        5.1.1 线路设施情况第53-54页
        5.1.2 基本客流情况第54-55页
    5.2 基础数据获取第55-62页
        5.2.1 模型相关参数第55-56页
        5.2.2 进站客流需求量第56-57页
        5.2.3 时间通过系数第57-58页
        5.2.4 区间剩余能力计算第58-62页
    5.3 模型求解结果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5-69页
    6.1 研究结论第65-66页
    6.2 工作展望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省电动汽车负荷预测研究
下一篇:两种VIENNA整流器及其控制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