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境内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竞争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发展状况 | 第21-31页 |
2.1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竞争力界定 | 第21-23页 |
2.1.1 金融服务涵义界定 | 第21页 |
2.1.2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竞争力涵义界定 | 第21-22页 |
2.1.3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分类 | 第22-23页 |
2.2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发展及现状 | 第23-28页 |
2.2.1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演变 | 第23-25页 |
2.2.2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2.3 金融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2.3.1 营销能力 | 第28-29页 |
2.3.2 业务绩效 | 第29页 |
2.3.3 风险控制 | 第29页 |
2.3.4 人力资本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金融服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1-38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法选择 | 第31页 |
3.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1-33页 |
3.2.1 系统性原则 | 第31-32页 |
3.2.2 可行性原则 | 第32页 |
3.2.3 层次性原则 | 第32页 |
3.2.4 可比性原则 | 第32-33页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3-35页 |
3.4 因子分析法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3.4.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3.4.2 因子分析法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3.4.3 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金融服务竞争力实证分析 | 第38-57页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2 因子分析过程 | 第39-48页 |
4.2.1 营销能力的因子分析 | 第39-41页 |
4.2.2 业务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4.2.3 风险控制能力的因子分析 | 第44-46页 |
4.2.4 人力资本的因子分析 | 第46-48页 |
4.2.5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8页 |
4.3 因子得分及排名 | 第48-51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4.4.1 营销能力的因子分析 | 第51-52页 |
4.4.2 业务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52-54页 |
4.4.3 风险控制的因子分析 | 第54-55页 |
4.4.4 人力资本的因子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竞争力建议 | 第57-63页 |
5.1 营销方面对策 | 第57-58页 |
5.1.1 转变商业银行营销理念 | 第57页 |
5.1.2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平台多元化 | 第57-58页 |
5.2 业务绩效对策 | 第58-59页 |
5.2.1 注重金融服务的创新 | 第58-59页 |
5.2.2 建立鼓励创新的业务绩效考核 | 第59页 |
5.3 风险控制对策 | 第59-60页 |
5.3.1 建立多类型风险的管理体系 | 第59-60页 |
5.3.2 构建风险预警系统 | 第60页 |
5.3.3 建立内部评级体系 | 第60页 |
5.4 人力资本对策 | 第60-62页 |
5.4.1 打造高学历专业研发金融团队 | 第61页 |
5.4.2 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 第61-62页 |
5.4.3 营造重视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企业文化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