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利用滞后效应提高深部咸水层CO2储存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5页
    1.2 国内外CCS实施概况第15-20页
        1.2.1 CO_2地质储存背景第15-16页
        1.2.2 CO_2地质储存项目及相关认识第16-18页
        1.2.3 深部咸水层中CO_2储存研究的热点第18-20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0-23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3.2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3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2章 基本理论与计算工具第24-43页
    2.1 咸水层储存CO_2的机制与时间尺度第24-27页
        2.1.1 超临界CO_2的基本性质第24-25页
        2.1.2 CO_2储存的机制与时间尺度第25-27页
    2.2 H_2O-CO_2-NaCl混合系统的物理及热力学特征第27-30页
    2.3 多相流达西定律第30-32页
    2.4 多相流相对渗透率与毛细压力计算第32-34页
        2.4.1 相对渗透率第32-33页
        2.4.2 多相流中毛细压力的计算第33-34页
    2.5 多相流中的滞后效应第34-39页
    2.6 数值分析计算工具第39-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理想模型研究第43-67页
    3.1 理想模型设置第43-45页
        3.1.1 模型范围及网格剖分第43-44页
        3.1.2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4-45页
        3.1.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45页
    3.2 模拟方案设计第45-46页
    3.3 理想模拟结果第46-66页
        3.3.1 储层压力响应第46-51页
        3.3.2 CO_2注入总质量与封存相态比例第51-54页
        3.3.3 CO_2运移距离第54-59页
        3.3.4 水溶相CO_2质量分数第59-63页
        3.3.5 盖层封闭性能第63-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实际场地模型研究第67-84页
    4.1 场地描述第67-69页
    4.2 注入层与封盖层第69-70页
    4.3 监测数据反应的储层性能第70-73页
    4.4 模型建立第73-77页
        4.4.1 空间离散和网格剖分第73-74页
        4.4.2 确定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输入参数第74-77页
    4.5 模拟方案第77-78页
    4.6 结果讨论第78-83页
        4.6.1 累积注入量第78-79页
        4.6.2 主力储层中CO_2质量占比第79页
        4.6.3 储层压力响应第79-80页
        4.6.4 CO_2运移范围第80-81页
        4.6.5 校准后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分布第81-83页
    4.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84-86页
    5.1 结论第84-85页
    5.2 建议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盐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海面盐度遥感反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