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燃料化学工业论文

含盐废水自然蒸发处理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6-24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6-17页
    2.2 社会经济概况第17-18页
    2.3 自然地理概况第18-20页
        2.3.1 地形地貌第18-19页
        2.3.2 气候与水文第19-20页
    2.4 地质条件第20-21页
        2.4.1 地层第20-21页
        2.4.2 构造第21页
    2.5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系统特征第21-23页
        2.5.1 地下含水层系统第21-22页
        2.5.2 含水系统间联系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天然水体的自然蒸发规律研究第24-34页
    3.1 实验方案第24-27页
        3.1.1 实验目的第24页
        3.1.2 实验场地和设备第24-26页
        3.1.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6-27页
    3.2 数据与处理方法第27-30页
        3.2.1 数据来源第27页
        3.2.2 水面蒸发量的计算方法第27-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3.3.1 理论公式的对比分析第30-31页
        3.3.2 理论与实际蒸发量的对比分析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盐度等对含盐废水自然蒸发的影响第34-47页
    4.1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特征第34-35页
    4.2 实验方案第35-36页
        4.2.1 实验目的第35页
        4.2.2 实验场地和设备第35页
        4.2.3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35-3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6-45页
        4.3.1 蒸发率第36-41页
        4.3.2 相对蒸发率第41-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蒸发塘选址可行性分区研究第47-65页
    5.1 自然蒸发可行性分区的方法第47-49页
        5.1.1 总体思路第47页
        5.1.2 层次结构的建立和特征第47页
        5.1.3 判断矩阵的建立第47-48页
        5.1.4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第48-49页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9-50页
    5.3 评价指标的分析第50-61页
        5.3.1 气候指标分析第50-55页
        5.3.2 地质指标分析第55-57页
        5.3.3 水文地质指标分析第57-61页
        5.3.4 社会经济指标分析第61页
    5.4 权重值计算第61-62页
    5.5 自然蒸发可行性区划第62-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建议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印染废水脱色研究
下一篇:利用滞后效应提高深部咸水层CO2储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