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4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1.4.1 跆拳道的定义 | 第10-11页 |
| 1.4.2 跆拳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4页 |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 2.2.3 实地考察法 | 第15页 |
| 2.2.4 专家访谈法 | 第15页 |
| 2.2.5 数理统计法 | 第15页 |
| 2.2.6 对比分析法 | 第15-16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6-33页 |
| 3.1 两校跆拳道师资队伍的对比 | 第16-20页 |
| 3.1.1 跆拳道相关教师专项情况 | 第16-17页 |
| 3.1.2 学历结构 | 第17页 |
| 3.1.3 职称结构 | 第17-18页 |
| 3.1.4 师资队伍培训 | 第18页 |
| 3.1.5 教师科研 | 第18-19页 |
| 3.1.6 段位等级 | 第19-20页 |
| 3.2 两校跆拳道学生状况的对比 | 第20-26页 |
| 3.2.1 学习动机分析 | 第20-22页 |
| 3.2.2 获取跆拳道信息的途径分析 | 第22页 |
| 3.2.3 跆拳道基础水平情况 | 第22-23页 |
| 3.2.4 学习态度分析 | 第23页 |
| 3.2.5 参与课后跆拳道活动的状况 | 第23-25页 |
| 3.2.6 对跆拳道课主观锻炼体验的分析 | 第25-26页 |
| 3.3 跆拳道教学目标的对比 | 第26页 |
| 3.4 两校跆拳道课教学内容对比 | 第26-28页 |
| 3.5 两校跆拳道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比 | 第28-30页 |
| 3.6 教学质量及效果的评价对比 | 第30-31页 |
| 3.7 教学环境对比 | 第31-33页 |
| 3.7.1 教材和教学大纲使用情况 | 第31-32页 |
| 3.7.2 跆拳道场馆器材情况 | 第32-33页 |
| 第4章 曲阜师范大学跆拳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 4.1 教学内容单一 | 第33页 |
| 4.2 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欠缺 | 第33-34页 |
| 4.3 教师专业性不均衡 | 第34页 |
| 4.4 场地设施无法满足教学和课后活动需求 | 第34-36页 |
| 第5章 龙仁大学跆拳道教学对曲阜师范大学跆拳道教学的启示 | 第36-38页 |
| 5.1 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 | 第36页 |
| 5.2 改革创新跆拳道教学内容 | 第36页 |
| 5.3 完善场馆设施应用 | 第36-37页 |
| 5.4 教学方法的拓展 | 第37-3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 6.1 结论 | 第38页 |
| 6.2 建议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附录 | 第43-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